雪隆福建会馆与隆中华独中完成校地租赁续约30年的签约仪式,前排左起为戴炳基、林忠强、陈炳锺、林景清、王志强及张梅莲。

(吉隆坡26日讯)吉隆坡中华独中成功与雪隆福建会馆续约校地30年,双方将永续友好关系,合作传承华教。

隆中华独中董事长丹斯里林景清表示,1992年,在福建会馆场地小组和隆中华场地小组双主席会议上,两方签署了30年租赁,有关租约将在明年届满,因此他们决定再签署为期30年的续约。

他说,拟定合约时,两方秉持不忘华教初心共识的原则,来处理此次合约事宜,令他很是感激。

“30年后会怎么样,没有人能预测,因此续约30+30年合同,希望往后每隔30年都能如此续约下去。”

林景清感激,隆中华1919年创校迄今,从不乏来自雪隆福建会馆的支援及协助。
林景清感激,隆中华1919年创校迄今,从不乏来自雪隆福建会馆的支援及协助。

林景清是于周六在2021年隆中华媒体之夜暨校地租赁签约仪式上,致辞时如是表示。

他也提及,隆中华和雪隆福建会馆渊源深厚,自1919年创建“中华学校”、成立独中、买地建校、搬迁,到地契问题,该校都获得颇大的助力。

雪隆福建会馆会长陈炳锺表示,校地租赁合约遵循和延续会馆先贤维护及发展民族教育精神与初心,即校地必须仅供办华文独中,或以中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院校。

他说,在中港台澳之外,大马就是华文教育体系最完善的国家,包含从小学、中学到大专都有。

“隆中华和雪隆福建会馆关系深远,1960年代末到现在,会馆在经济物资上都大力支持学校发展。”

他说,该会馆坚持先贤办教理念,加上教育是百年大业,故不忘初心,竭力支援和关注该校发展。

张梅莲表示,隆中华独中将在5月2日起,招收2022年新生,纵然疫情期间家长不便到校办理手续,但仍可通过官网报名。
张梅莲表示,隆中华独中将在5月2日起,招收2022年新生,纵然疫情期间家长不便到校办理手续,但仍可通过官网报名。

张梅莲:制定教育发展蓝图 优化教育新一代中华人

隆中华独中校长张梅莲表示,创校迄今雪隆福建会馆从不停止给予该校扶持和护航,包括上世纪60年代末购置校地、70年代施工建校、80年代迁校,及数度扩建工程,以完善设施等,都是在该会馆奉献及付出中,方得以逐一落实。

她说,其中,屹立在校门前的“饮水思源碑”,就是该校对该会馆永久的感激之情,亦是对校史的尊重。

她也概述了校方制定的《2021至2025年教育发展蓝图》包括四大领域,划分12项核心素养,教育新一代中华人,以优化教育应对艰巨的全球化时代挑战。

她指,四大领域分别为,礼仪文化与人文关怀,并涵盖品德素养、同理关爱,及人际沟通3个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及懂得与人沟通和尊重。

第二领域是学术、学艺与艺术涵养,包括善用知识、生活美学及才能拓展3核心素养,主要是求学汲取知识外,也锻炼学生体魄,多学才艺,提高人生境界。

第三领域科技、创新与永续发展,涉全球视野、运用科技和实践创新3核心素养,培育学生放眼全球学习新知识,探索永续发展之道。

第四领域自主学习与领袖培育,含独立思维、主动积极和领导能力3核心素养,培养具积极性、批判思维和行动力的社会或国家领袖。

最后她也补充,该校从下月3日起,将开始招收2022年新生,有兴趣者可游览官网报名。

陈炳锺赞扬隆中华独中在校门建立“饮水思源碑”纪念先贤建校功劳,也给学生有了解建校艰辛的机会。
陈炳锺赞扬隆中华独中在校门建立“饮水思源碑”纪念先贤建校功劳,也给学生有了解建校艰辛的机会。

隆中华办媒体之夜 感激媒体工作者十载厚爱与报导

她说,为感激媒体对该校厚爱和鼎力支持,包括报导校内各项活动、校政措施和学习表现等,因此近10年内校方积极与媒体交流,4年前更改为媒体之夜。

“有媒体报导才令隆中华消息广传,社会各界人士对我校才能更加了解,在办学、改革和发展方面得到认可,吸引更多家长为孩子报读本校。”

媒体之夜其他出席者,还包括隆中华副董事长丹斯里颜友才、雪隆福建会馆署理主席林忠强、总务戴炳基、雪隆安溪会馆会长拿督廖忠华,及隆雪华堂会长拿督翁清玉等人。

启动“百万献中华”筹款活动 王志强吁校友响应

隆中华独中董事总务王志强当晚介绍了“百万献中华”筹款该校联课活动中心建设基金的项目。

他透露,校方近来获得99年地契批准,成了筹建上述中心的一大助力,然而具有顶楼跑道、各类球场、健身中心,和奥运规格透明泳池的大楼,需耗资3000万令吉经费。

“学校2001年便启用联课中心,但基于政府条款限制,校方只能作为课外活动及体育用途,董事会20年来奔走申请,终获得99年地契,兴建联课活动中心。”

他表示,该校2019年8月31日举办的“百年校庆义卖会”和同年12月7日的“喜庆百年欢聚中华”晚宴,筹获款项为400万令吉,距离目标还相差甚远,可打桩工程已展开,因此急需筹集经费推动建设工程。

“百万献中华”筹款活动,即是号召遍布全球的毕业生,响应每人捐献至少1000令吉,并且可选择现金卡或享用卡分摊5期付款。

“只要有2000名中华人献捐,那么就可以筹得至少200万令吉目标,当然中华人能多多益善是最好。”

捐献者可获免税收据,及刻名《征信录》钢板上,而捐献过万令吉者还能以其名命名其中一间教室。有意者可拨03-62587935或03-62587946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