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认识于微时,大学毕业后就各奔前程的好朋友,只因为彼此对手工创作的笃爱与坚持,毕业后合资开了一家小小的手创店“杂咖坊”(Zakka Loft)延续梦想之际,更延伸至代人寄卖手工创作与借出店面供文艺活动交流平台,开始年轻人不一样的创业点子。

来自怡保的乡彦蓓(31岁)和张培映(32岁)中学在圣母中学就读,既不同班也不同龄,但多年来因住同一社区、共乘同一辆校车建立默契与情谊,尽管毕业后各在中南马两地深造不常见面,但因缘分牵线,情缘不曾中断。

乡彦蓓现任建筑绘测师,张培映则是药剂师,理性的两人都有个感性的共同嗜好,就是手工创件,其中前者擅长于设计,后者擅长制做钩针娃娃,每当完成一件作品,就交给老友加工设计出独一无二的心血。

张培映告诉《东方日报》,当她毕业回来工作时,常在周末把手作带到槟城和吉隆坡手工市集摆卖,后来两人发现这种方式其实很累人,曾想过不如自己开店。

结果在一次因缘巧合下,张培映获悉位于怡保新都“杂咖坊”原址的手工皂专卖店欲出顶半间店面,马上向老友报喜,而乡彦蓓没多加考虑,马上汇了5000令吉进其户头,后来还傻呼呼地打电话问她店面正确位置,因为她找不到!

杂咖坊提供 借出店面分享文艺 交流,让各路爱好者 在这里分享喜悦,包括 这一场音乐分享会, 提升了本地的艺 文气息。
杂咖坊提供 借出店面分享文艺 交流,让各路爱好者 在这里分享喜悦,包括 这一场音乐分享会, 提升了本地的艺 文气息。

手创达人寄卖作品

就这样,两人在很单纯又没有完整创业概念的情况下,也在获得彼此家人,以及家长朋友的支持下,拼手拼足把小小的店面搞起来。

这家小店子除了摆卖了她们的手作,她们也找来了志同道合的手创达人,让她们在店内寄卖作品,再从中收取基本上每个月60令吉的寄放摆放费赚取营运成本,如果手创达人的货量达标,寄放费则比较优惠。

在升任老板后,两人也没有放弃本身的事业,当时乡彦蓓还在外地工作,白天小店就由两家人帮忙看顾,在怡保工作的张培映下班后才接手,而周末乡彦蓓则会回来接班,非常有默契,后者近期也回流小休,守店的时间也更多了。

乡彦蓓说,初时小店寄卖了约20名手作达人的作品,惟后期为了控制质素,无论人数或产品都经已减半,以确保通过精致细腻的手作,能得到客人认同及肯定,包括可以接纳每一件手创单品之所以价格比成品贵的理由。

儿童手作班令孩童欢愉地投入学习手作过程。
儿童手作班令孩童欢愉地投入学习手作过程。

手作风气下滑 每年资金周转有问题

张培映比较担心手作将如一阵风,来得快,去也快,令她们难以坚持4年前的创业初衷。

她个人发现,手作风气在一线城市开始有下滑迹象,二线城市难逃恶运,这可会冲击手作市场,手作达人也兴致缺缺。乡彦蓓也不讳言该店每年都面对资金周转问题,惟在目前仍可勉强撑下去。

为此,她们需要不断为“杂咖坊”找出新的行销策略,包括从食物多元化下手。

店家自行研发的威化饼和冰淇淋,有外面买不到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店家自行研发的威化饼和冰淇淋,有外面买不到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注入餐饮卖点 分享文艺交流

张培映和乡彦蓓在苦心经营杂咖坊不久,没想到又因在同一家店面经营时装屋的业主出顶,令她们在创业途上又找到了新方向,即通过借出店面办文艺活动交流的方式,开拓了一门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创意概念。

乡彦蓓表示,当时曾想过,如果旧业主成功易手,新业主极可能拿回现在的半间店面,届时她们可能被迫结束营业或转战它地,与其这样,不如先下手为强。

“经过深思后,我们决定豁出去,顶下整间店面拓展生意,也决定一面通过强化美食菜单,以及为各路艺术推广者提供与爱好者分享的平台方式,走出新方向。”

她也披露,转型后的杂咖坊从手创单品注入餐饮卖点,就推出了由家人亲自操刀,注重于健康与家乡风味为主题的便当。

后来,她还自行找食谱研发独家的冰淇淋和威化饼,并成为这家店的招牌小吃。在这同时,她们也借助网络及平时建立的人脉,发布借出店面供文艺活动交流讯息,让与会者通过在这家店消磨消费的方式,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至今在该店办过活动,包括手作课程、儿童手作营、签书会、肚皮舞表演、马卡龙手作课程、风干黏土手工班、乌克丽丽聚会、新纪元毕业生巡回影展、创意舞台化妆及服装作品、微电影展、音乐分享会等,让艺术在这里扎根,延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