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伙伴协议乃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共占全球贸易额约30%,以及全球生产总值的40%,如今12个成员国的协议签署已敲板定案,后续效应也已悄悄发酵。

外界预测,国内纺织业将在这项协议签署下,成为大赢家之一;然而,大马纺织业真能受惠跨太协所带来的效应?

今年初,马来西亚针织厂商公会主席陈从进曾在一项大会上表示,该会有信心在跨太协生效后,为国内纺织与服装领域提供强劲的增长力,除了领域成长达30%,生意额也有望在5年内取得翻倍增长。

也有分析员指出,国内纺织业制成品的出口率有望在跨太协的效应下,取得增长4.09%至4.87%,产量也将增长3.14%至3.78%,前景十分明朗。

国内纺织业在跨太协的效应下,是否能掌握好这道拥有超过8亿人口的经济门槛?欲重振逐步走向夕阳的纺织业,业者又面对怎么样的严峻挑战?

峇株巴辖早在80年代曾拥有逾500家针织厂,可说是本地纺织业重镇,然而,随著国内成本走高,不少纺织业选择出走,在跨太协效应,我国能否重建“纺织王国”?

《东方热话》邀请空翔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文荣以及马来西亚针织厂商会副财政萧庆璋,针对跨太协对国内纺织业带来的各种效应,剖析这个行业的前景。

空翔控股有限公司在纺织市场主攻成衣出口,该公司执行董事刘文荣对纺织业前景表示乐观,并认为一旦跨太协正式生效,势必刺激国内纺织业的发展步伐,纺织领域的出口业绩,料能取得翻倍增长。

刘文荣表示,签署跨太协无疑有助刺激纺织业重生,但业者在此之前必须“过五关,斩六将”,克服各项大小限制,否则无法充分发挥签署协议的效应。

他透露,我国成衣出口至美国被征收的税率,现介于32%至35%。跨太协生效后,还需要10至12年的时间逐步豁免10%至50%的税率,纺织业者能够利用这段时间寻求突破,掌握好跨太协所带来的商机。

刘文荣(左)与萧庆璋分析国内纺织业出口与内销领域所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刘文荣(左)与萧庆璋分析国内纺织业出口与内销领域所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越南将成最大赢家

不过,他认为,尽管跨太协为市场松绑,但成员国之间对于纺织业的免税要求为“从纱开始”,意味著必须在当地纺纱,或向其他成员国进口纱制作成衣,才能免税。

“在这样的条件下,拥有‘一条龙’生产线的越南将成为跨太协签署的最大赢家,当地纺织品对美国及日本的出口,将大量取代中国所产的纺织品。”

他透露,国内部分业者的纺织原料从台湾进口,因此,他认为,若纺织业者要在跨太协下受益,就必须“弃台(湾),择越(南)”,选择从越南进口纺纱布料。

“不过,若只从越南进入纺纱布料,恐怕纺纱布料市场价格会上涨,形成障碍。”

刘文荣分析,签署加入跨太协必然有得有失,尽管面对挑战,但国内不乏扬名国际的知名纺织品牌,且已做好在市场分杯羹的准备,倘若其他中小型纺织业者也加速跨前,势将催生新企业,在80年代曾坐拥逾500家针织厂的峇株巴辖,也有望重建“纺织王国”。

人手不足成绊脚石

马来西亚针织厂商会副财政萧庆璋直言,国内面对经济的不明朗、人力资源短缺、经商环境贫瘠难以吸引外资及人才外流等因素,都为针织内销领域的一大挑战。

“国内针织厂商仍具备优秀的竞争能力,但政府有必要协助改善各项施政方针,包括协助国内业者解决人手短缺的问题,以及缓解最低薪金制对业者带来的负面冲击。”

他透露,全马逾50%的针织厂家依靠30%至40%的外劳,但是国内针对外劳的政策朝令夕改,再加上国人多抗拒下游行业性质的工作,令本就人手不足的纺织业面临人手不足的困境。

“同业不愿继续在国内设厂,因而选择到其他国家设厂的隐忧仍存在,若无法真正为业者‘止血’,跨太协的签署效应将难以发挥。”

他解释,若无法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无论纺织领域的出口业或内销市场能多么蓬勃的发展,业者都无法应付订单增多的趋势,流失良机。

他鼓励,同业在此机会下,提升厂内的机器设施及人工培训,继而发展成为拥有“一条龙”生产线服务的蓬勃领域,借此带动其他周边行业如包装、餐饮、制作业的发展。

此外,他也认为,早年年轻人不加入纺织领域,是认为这门行业的前景黯淡,如今在跨太协效应的光环下,势必能协助吸引年轻人投身纺织业,以对跨太协这道8亿人口的经济门槛做好闯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