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从小就教育子女,让子 女了解减碳的重要。

怡保市政厅在2015年10月首次推行无车日活动,鼓励市民不驾车以达致减碳的目标,惟无车日推行迄今已有大半年,是否已成功传达其宗旨,或只是纯粹让人在路上玩乐的嘉年华呢?

本期《东方热话》特邀请怡保市议员罗量信及市民宋伟钊,分享他们对怡保无车日的看法,究竟无车日活动是嘉年华的形式多于传达减碳环保意识,或反之亦然。

罗量信表示,欧盟于2000年将每年9月22日定为无车日,美洲及欧洲等国家都积极宣导无车日活动,全球40个国家共1400个城市,包括泰国曼谷及印尼雅加达都举行无车日,怡保却迟了15年才落实无车日活动。

他说,其实无车日活动有如大型宣传广告,通过嘉年华方式鼓励更多市民出来,在一条没有车辆的街道上,无拘无束地进行活动,如跳韵律操、跑步、骑脚车、玩滑轮等。

“无车日让市民感受不驾车的乐趣,同时体会街道没有车辆排碳的氛围,再借由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与交流,甚至向小孩子及年轻一代,灌输减碳的意识。”

他坦言,美国及欧洲人拥有成熟的思维,他们对环境保护比较有危机感,这是大马人无法媲美的,也不可能在短期内从无车日活动去达到减碳目标。

须提供完善行人道

为了鼓励民众贯彻无车日的概念,他表示,必须提供完善的行人道,包括有遮雨棚及安全设备,怡保市议员已向市政厅提呈有关建议,目前在规划阶段。

他表示,当初计划要在市中心或旧街场举行无车日活动,因为更能表达市区无车的目的,但考虑到对商家的影响,商家未必会接受,最后选在市中心外的打扪路。

习惯以车代步 缺乏减碳意识

宋伟钊表示,虽说以嘉年华方式宣导无车日概念,不失为一个良策,但市民会否全程参与,因人而异,最重要还是回归根本,通过教育来提升减碳的觉醒。

他表示,台湾及日本人从小被教育多步行的重要,但大马人却有惰性,宁可违规停车,都不愿到数十公尺外找停车位,要民众真正贯彻无车的概念,仍很遥远。

“也许大部分大马人的家境良好,每户人家都有一或两辆车,然后诸多借口,例如太阳猛烈、地点很远等,结果依赖车子,可见民众的心态是很重要,应该积极地接受。”

他说,以往怡保缺乏完善的行人道,也没有专属脚车道,所以政府在鼓励市民步行及骑脚车的努力,根本起不了作用,尤其市区地区已饱和,没有空间提升脚车道。

然而,他指出,近10年来,怡保市政厅渐渐提升市区行人道,的确令人多了份安全感,但依然无法腾出多余空间增设脚车道,若勉强划出脚车道,最终落得不伦不类。

他表示,怡保是一座百年历史的城市,市区没有多余的发展空间,随著车辆的增加,到了假日,塞车是无可避免的问题,他当然期望市政厅的努力能为日后带来效果。

搭巴士逛景点 促增川行路线

罗量信表示,怡保市政厅已在改善公共巴士的服务,并鼓励市民乘搭“myBAS”服务,而且不时与巴士公司及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SPAD)检讨巴士川行的路线。

他指出,经常听到市民的投诉公共交通不够,其实不然,公共巴士是有的,可能巴士没川行部分路线,不是每个角落的市民都能享受公共巴士服务。

他表示,怡保市政厅有建议增设川行旅游景点的巴士服务及路线,让外地游客到怡保旅游时,可以在本身下榻的酒店搭巴士去参观旅游胜地,减少汽车上路。他举例,南美洲哥伦比亚的首都波哥大,引入新的公共巴士系统(Bus Rapid Transit)后,有效提供公共运输服务,成功地减轻都市的混乱交通,或许可作为借镜。

此外,宋伟钊认为增设巴士服务及路线,对巴士业者是一个考量,因为民众持有惯性态度,就是不愿等公共交通,而且使用者不多,业者没能力去应付新路线的营运成本。

虽然如此,他表示,曾经与女儿坐巴士环绕怡保,体验搭公共交通的服务,这也是体验无车概念的另一种形式,他鼓励现今的父母陪同子女体验搭巴士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