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个渐转成年人的阶段,身心皆面临巨大转变,以致时下年轻人偶有情绪失控的破格之举,家长和老师应从旁扮演何等角色,给予正确情绪管理知识。
本周《东方热话》邀来转泪点全人发展中心的心理辅导师李志祥,以及育有两名分别为19和21岁孩子的父亲陈志和,一同探讨时下年轻人越发冲动缘由。
李志祥把青少年比作油门强劲,但煞车系统不完善的跑车,使得他们很容易情绪爆冲,再接受到些许刺激,便会一发不可收拾,而这些刺激来自于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
他说,其中,生理方面主要看脑部发展,像儿童时期是后脑发展,主要开发人类基本生活技能方面,接著少年时期的中脑发展,则是掌握情绪的边缘系统发育,再者是青年时期的前脑发展,主要是分析和控制的发展,这便促成青少年容易产生情绪凌驾于理智之上的行为。
他补充,同侪间的刺激也是助长青少年在情绪袭来,显得冲动的诱因之一,孩子们会因为敢胆公然挑战规范或师长,而被冠上像是“英雄”的表现。
对于这点,陈志和大感赞同,他以10馀年前担任小学家协主席的经验举例,曾遇见一位4年级学生,透过社交媒体直接以“F”字粗口,公开且毫不避讳的羞辱其级任和训导老师,相信他们都是从网络学来这些词汇,之后在同学间传开。
他认为,社媒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使用者亦有其责任所在,相较起他自身过去来自较为朴素的乡下,本以为城市区的孩子会比乡下的孩子来的好些,但长大来到城市看见现在的幼童竟出口成“脏”,令他很是惊讶。
李志祥透露,少年和青年,随著不同时代,总有不同的模糊诠释,旧时代和新时代的青少年期,落差可达10年以上,过去的孩子12岁发育,17岁便嫁娶,20岁出头成家立业,青少年时期或许才五六年。
他说,相较之下,现今孩子摄取营养甚好,10岁就提早发育,可心智年龄却比过去晚熟,大学25岁毕业出社会,因父母经济趋向稳定,便不急于找工作和结婚。
“以前的家长都是透过生活教育,特别是人品教育,如从小会学习承担责任,需与众人协力完成事物,及人与人相处的社会连接性,反观现在的孩子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失去了这种体会辛劳、培养自主和自立的生活教育机会。”
陈志和附和道,现今家境较好,孩子都能过上安逸,无须经历风浪的日子,家长仅要求学习成绩优异就好,孩子在家中无须做家务,十指不沾阳春水,食物都准备得尽善尽美,不同于他小时候,妈妈做好饭,就自动自发地帮忙准备摆设餐桌。
他表示,现在的孩子缺乏感恩的心,认为一切所得都是理所当然的,除了学业方面的表现,忽略了万物皆应付出才有回报,这方面家长的引导就至关重要。
他回忆起小时候,学习不如现在压力沉重,所以念书过程是能享受到其中乐趣,更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如今大学林立,已不如过往,发奋学习挤破头才能进入大学,但为何现在的家长仍如此在乎学业成绩,以致学习压力还大于过往。
态度大不同 时下年轻人较直接
陈志和表示,每个人都经历过叛逆期,即认为自己已长大,有了主见并勇敢地提出来,惟两代的呈现方式大不同,过去是以彬彬有礼的态度提出,而现在的年轻人趋向于直来直往。
他质疑,是不是家长把叛逆期的特质放大了,实质叛逆期不该被定义为贬义词,而是应该鼓励孩子踊跃提出自己心中的意见,说出想说的话,以迎合社会的转变。
李志祥则表示,没有叛逆心理,不是个正常的青少年时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会有叛逆特质存在,就方式不一样。
他说,在爸妈的年代,叛逆是在发型、服饰上面做些不安常规的改变;而现在有太多途径、平台可抒发孩子的叛逆,如自制短片发布社媒诋毁他人,更引起一众粉丝共鸣,激发出更为高昂的叛逆情绪,这也是现今年轻人越发易情绪失控成因。
他补充,带有自我元素的 “公主病”也是时代的产物,时下的家长育儿是又少(少子化)又当宝,孩子长大后都会出现这症状,如无视场合恣意发飙、只顾及自我利益,自然也会把这样的情绪带到青少年时期,在家怎么忤逆父母,在校也就会怎么对老师。
不再尊重 家长多挑衅老师
针对近来频传的学生体罚纠纷,李志祥表示,他最在乎的不是师生,反倒是家长,认为现在家长对老师的态度和要求,与过往有何大的差别,从对于老师的尊重,转变成制衡或挑衅。
他说,年轻人就是大环境下的“产物”,老师家长做了什么样的示范,他们都会全数吸收和展现出来。现今外界挑战和刺激如此的多,作为青少年身边最重要的示范,即是家长和教师能达到一种“合作关系” ,方能给予良好的刺激和学习榜样。
但他感叹,这份属于家长及老师间的合作关系变质了,过去即使是鞭打,对于老师也是完全的信任,反而现在家长瞧见孩子被打,立刻到校责问老师,以往对教职人员的信任和尊重已荡然无存。
陈志和则表示,过往老师的存在是个有学识的蓝领阶级,而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会很尊重他们,如今社会进步,大家均拥有一定程度的教育水平,甚至家长的专业知识还凌驾于老师之上,让老师们感受到专业备受挑战,以致上述关系上的转变。
他建议,为了配合这样的转变,家长老师都有必要适时的调整自己的看法。比方说,和家长打成一片的老师,及较保守古板,执意与家长保持距离的老师,可见前者对化解双方纷争会显得更容易。
“家长亦有其难处,只是寻求向校方反应一些建议,就会被冠上‘恐龙家长’的难听头衔,出发点皆为孩子好,家长和老师之间,谁也说不清对错,惟两者调适达到平衡才是最佳,例如事发时,应采取的是冷静思考,如何才能有效解决事情。”
李志祥指,家协的角色很重要,其中的“协”字不只是协会,还有协调、协助的意义,然而看见现在的家协,更像是为了干预和制衡校方及教师,让人无比唏嘘。
他说,倘若家协能够与时俱进,换个思考模式,不只在乎孩子学习成绩,而是提升至与老师们在教育方针上的合作关系,那会是双赢的局面。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