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自杀登记局统计,我国每日平均便有1或2人自杀,2008年至2010年接获1100宗自杀案例,其中男性倾向自杀的比率比女性高出一倍。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全球每年共有80万人自杀身亡,平均每40秒便会有1个人自杀。

近日正在进行著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然而在周二(24日)却发生一名成绩优越的学生,考完高级数学一科后,疑因受不了压力而在休息期间离开学校,最终被家人发现在住家房内上吊自尽。

该自杀事件也引起了社会人士的反应及深思,是否考试题目太难?还是现今学生的抗压能力越来越弱?还是学生过于“完美主义”?针对此事,博爱辅导中心辅导部主任翁月燕认为,一个人选择走上自杀这条路不能怪罪个人的抗压能力低,反而需要去探讨其他因素,如环境、家长等。

关于该名学生自杀事件,她表示,考题的难度或许是其中一个造成学生压力的原因,鉴于先前小六检定考试(UPSR)的考题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争议,若考题水准与平时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课业范围来得高,那是会造成学生的压力及挫折。

她强调,学生在面临考试固然会感到压力,但压力不单只是因为考题困难,其他外来的压力也会使学生难以承受。

他指出,学生还需要面对考试成绩是否达到社会要求的压力。社会人士或家长经常以考试成绩,来标榜有关学生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当社会有了这样的标准后,学生自然会为了要考到社会所认为的“好成绩”而感到压力。

“另外,当学生考试准备不足或在考试当儿的健康状况不佳,会更增加个人在考试的压力。”

学习倾听孩子想法

她说,时代的变化也是影响个人压力的关键。人们的步伐越来越快,万事都要求效率、速度、表现好,在这严格的需求里,自我要求过高的压力下,人就会不断地去塑造自己,让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只有在达到目标后才等于自己是不错的人。

“人们只为达到目标,而拼命给予自己压力,当达不到自己设定或别人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时,就会感到压力或挫败。”

她也举例,曾经遇过一名孩子坦然告诉她有自杀的念头。她表示,当遇到这种情况时,辅导员会试著与他聊天,倾听他的心声,了解为何会有这个想法,因她认为每一个人在选择走上自杀这条路,背后都有一把心声。“待这些心声得到一个出口后,都会使当事人改变自杀的决定。”

她指出,一个人在面对压力时是有迹可循的,从行为上会有异常,睡眠状况、饮食情况、情绪等,像是平时很好动的人,会突然变得沉默或相反等。

父母应灌输孩子做回自己

现今社会太过注重成绩及向往孩子要多才多艺,造成许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到补习中心或学习各种才艺,在过于追求孩子样样通的情况下,父母都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要。

翁月燕建议欲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家长应该要灌输孩子做回自己,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迎合任何人或达到别人的要求而活。

“然而,孩子也不应抱有‘我看到妈妈辛苦,那我就需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孩子来减轻妈妈的压力’的心态。”

此外,她也建议家长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多专注于孩子的付出,而不是成果。

她说,家长应该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要专注在孩子的成绩(成果),而是要关心孩子在得到成果期间的付出、用心、耐心及认真的态度,当孩子的付出被赞赏时,那他就会喜欢付出,这样能培养出孩子活出自己,而不是只为了达到所要求的成果。

适度放下体验失败

翁月燕建议,家长不该过于保护孩子,应需适时地让孩子跌倒或小挫折,让孩子知道及习惯失败的感觉,才不会导致孩子在受到挫败时,感到天昏地暗自寻短路。

他说,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跌倒、犯错是正常的,而在跌倒的时候,父母的回应是非常重要的,至少能让孩子知道痛了过后会雨过天晴,这样的经验能让孩子建立不畏惧跌倒的心态。

翁月燕指出,有些孩子在面对压力时会选择说出来,那问题容易解决,惟有些孩子却是相反,选择封闭自己不向任何人哭诉,因此她认为父母在扮演重要的角色,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而不是在孩子行为反常时才要求孩子说出问题。

“当父母与孩子关系不融洽时,孩子自然地不会把自己的压力倾诉给父母听。”她建议,孩子遇到压力的时候若不愿与家人倾诉,可选择向任何自己信任、了解他们、倾听内心、接纳他们的人,这可包括是老师、朋友、辅导员。

专家补充:只想父母开心 考试压力更加重

翁月燕表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父母往往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生,导致孩子会很努力地要成为父母心目中的那个好孩子。

她也说,虽然许多父母经常会说“没关系,及格就好”,但孩子所想的并非如此,孩子所知道的是只要他们考好成绩,父母就会很开心,那对孩子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翁月燕也说,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承受的挑战是较大的,因为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不单只是来自课业,还有家庭经济等因素。

“单亲家庭的孩子,认为考好成绩能够申请到奖学金,这样就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因此就有无形的压力加增在身上。”

“况且父亲/母亲,需要身兼双亲的角色,父亲或母亲的压力,自然也会传染给孩子。因此,在这情况下,孩子会表现得很坚强,甚至是逞强,只为了不想让家长担心。”

她说,这会造成孩子对自己要求过高,希望自己拿到好成绩,以减少家里的负担。

开讲嘉宾:翁月燕(博爱辅导中心辅导部主任)
电台主持人:苏进川、谢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