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多元族群共存共荣的国家,而大马的特色除了在于拥有不同种族的传统美食以外,在各族的佳节期间,都会感受到不同的佳节气氛。
大马最引以为傲的特色就是在每逢各族庆祝佳节,如华人农历新年、开斋节、屠妖节等,都会举办门户开放活动,邀请各族友好到家作客,享用餐点。
RTM华语电视节目新闻组记者拉丝达表示,参与各族所举办的门户开放活动是一个认识别族文化的机会,学习的文化不单只是食物方面,也可以看见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
曾参加过各族门户开放活动的她指出,各族的门户开放都有不一样的特色,农历新年时大家都会穿得红彤彤,见面时都会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的祝贺语。
“而一些企业在农历新年举办门户开放活动时,都一定会有捞生的项目,有时也会有财神爷及舞狮的余兴节目,让大家拍照。”
对她而言,每逢佳节的门户开放活动,最令人期待的还是能够穿上各族的传统服装,即旗袍及莎丽,因为平日没有适合的场合穿这些服装。
出席婚宴难交流
她指出,佳节的门户开放活动,有别于各族的婚礼的门户开放,通常出席婚宴者依据所招待的清真与非清真的食品分开坐,各族出席者无法真正的聚餐,互相交流。
“但在农历新年、屠妖节或开斋节,门户开放招待的食物都会考虑到各族宗教的禁忌,并招待适合各族吃的食物。”
拉丝达透露,巫裔只会在开斋节的第3天后才会举办门户开放,而第一及第二天都会陪伴家人及拜访亲戚,这个习俗就与农历新年首两天,都会陪伴家人一样。
她表示,开斋节的意思就是庆祝穆斯林成功斋戒及完成守戒律一个月,在佳节举行门户开放庆祝不只是局限在一个种族,而别的种族也可以一起庆祝,享受美食的当儿也互相了解文化。
“这样不只可以增进彼此的关系,而且也可以让不同种族的人一起庆祝穆斯林成功斋戒的胜利,一起感受那种喜悦。”
她指出,巫裔在开斋节门户开放活动时所准备的食物除了糕点、年饼以外,也会招待客人一些平时较少煮的食物,如马来粽、竹筒饭等需要很多时间烹煮的佳肴。
学习第三语言 更多工作机会
能说出一口流利华语的拉丝达表示,学习第三种语言,不仅能够让个人有机会与其他族群,以他们的母语互相交谈,更可在工作上有更多的机会与选择。
她在分享其学习第三语言的好处时举例,能够以华语交谈及书写,让自己在娱乐上有更多的选择,除了听马来及英文歌曲以外,她也听华语歌曲,并且很喜欢林俊杰及台湾乐团五月天的歌曲。
她指出,从小学一年级至中学高三都就读华小,不过小时候因为父亲从军的关系,其从小学到中学曾读了6间学校,其中有2所是独中,即怡保深斋独中及吉隆坡循人独中。
她透露,就读华校不是因为父母指示,反之自己从小就对华文有兴趣,想要学习华语,因此向母亲要求要就读华校。
“小时候上钢琴课的同学都是华人,大家在一起玩的时候,都以华语来交谈,可是当时我不明白,所以我跟妈妈说我不明白他们在讲什么,因此要求到华小就读。”
在华小毕业后,她曾在国中就读,并选读华文科,但因国中的华文课与宗教课的时间有冲突,令她无法上华文课,最后她欣然选择到独中就读。
“我觉得如果不能够在国中学习华文,也没有必要留在那边了,所以最后选择到独中读书。”
她指出,由于从幼稚园开始便已接触华语,并且每日与朋友的交谈甚至是工作上的写作,都是以华文为主,因此对她来说学习华文并不困难。
透过身边事物增进族群关系
拉丝达自2011年开始在国营电视台担任新闻记者,首3年在马来普通新闻组及经济新闻组记者,2014年转到华文新闻组至今。
拉丝达指出,加强种族之间的关系,不一定要等到任何特别节日或是特别场合,最重要的是人们本身怎样通过身边的事物,来加强种族之间的关系。
她以自己日常工作环境为例,在新闻工作室工作时也会需要与华裔、印裔,甚至是来自沙巴及砂拉越的土著沟通,在工作上的合作,也能加强种族间的友好关系。
“反而,如果要等到某一个场合或节日时才一起来培养关系的话,那也太刻意及做作了。”
她认为,大马已经独立快60年了,这些种族和谐的课题不应该时时刻刻挂在嘴边。在大马生活了那么久也应该知道各族之间,应该怎么样和平相处。
在穆斯林教义里,女性不能与男性有肢体接触,因此许多非巫裔同胞不了解到巫裔同胞家拜访或是门户开放的时候,是否应该与穆斯林同胞握手打招呼。拉丝达表示,当晚辈遇见长辈时,身为晚辈的应该向长辈握手,并亲吻长辈的手请安。
她称,在穆斯林教义礼节内,若长辈是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话,晚辈是不能与长辈握手,但随著时代的进步及思想的开明,基于对长辈的礼貌,晚辈只要见到长辈都会握手请安。
开讲嘉宾:拉丝达(RTM 华语电视节目新闻组记者)
电台主持人:苏进川、谢劲程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