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在海底畅游的时候,经过鱼群,游过珊瑚,你是否曾情不自禁地想更靠近这些生物?当你欢喜地接近、触碰它们,满足了自己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之后,珊瑚们却面临了死亡。

赤道的两旁被温暖的海洋包裹著,而生长赤道热带浅海中的是色彩斑斓的珊瑚。珊瑚的名称来自古波斯语——Sanga,意思是“石头”,而今海洋生物学家将珊瑚礁称为“海上雨林”。

珊瑚礁如同热带雨林般,对生态环境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生活在热带地区,越是靠近赤道,就越容易形成珊瑚礁。水温对珊瑚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太冷或太深的海域都无法形成珊瑚礁,只有在摄氏20度以上的水温中才有利于它们进行分裂生殖,累积珊瑚骨骼。雨林生物品种繁多,珊瑚礁也不遑多让,是海洋环境中聚集最多生物种类的地方。

海底美丽的世界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一探究竟,或是潜水,或是浮潜,但有许多游客因缺乏相关知识,“有意或无意”触碰珊瑚,使珊瑚受损甚至死亡。珊瑚是海底主要的氧气生产者,亦是许多海底生物的食物来源及重要的繁殖场,当珊瑚受损或死亡,受影响的不仅是这个生物本身,海洋生态系统也备受伤害。“它有可能像传染病一样,从小损伤慢慢蔓延至周遭整片珊瑚,一直到死掉为止。”刁曼岛潜水店Udive创办人林赞仁说道。

刁曼岛海扇因游客曾绝迹

林赞仁透露,刁曼岛曾以海扇闻名,许多人为此慕名而来。然而,也因其名声大噪,酒店或潜水中心在带领游客前往潜水或浮潜时没有做好事前教育,导致许多海扇被破坏。“可能有人觉得很新鲜,没接触过,就会摸一下,甚至有人摘下一部分的珊瑚,带回家收藏。”他无奈地摊摊手,“有一个时期,这里的海扇因被破坏而消失不见了。”

“珊瑚很容易因外来因素,如水流、水温、外界的触碰等就受伤。”珊瑚美艳的外表下,是一触即碎的“身体”,但至今仍有许多游客缺乏相关知识,在浮潜或潜水时会站到珊瑚上休息,或是在遇上水流时扶著珊瑚稳住身子,导致珊瑚断裂或死亡。“当然,也有不少因大自然因素而死亡的珊瑚。”

前来刁曼岛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们发现到珊瑚的破坏率越来越高,而鱼群也相对地变少。“海洋是许多大马人赖以维生的‘工具’,无论是渔业、潜水业、岛民等,都需要靠海洋维生,所以珊瑚的存活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珊瑚是海底繁殖场,有珊瑚,才会有小鱼;有小鱼,才能有鱼群。为了给鱼群一个家,Udive决定开始珊瑚重建计划。

林赞仁指出,许多游客到海边玩会涂抹防晒油,而这些防晒油其实也是杀死海洋生物的元凶之一。他希望游客可以使用有“Reef Safe”认证的防晒油,以保护海洋生物。
林赞仁指出,许多游客到海边玩会涂抹防晒油,而这些防晒油其实也是杀死海洋生物的元凶之一。他希望游客可以使用有“Reef Safe”认证的防晒油,以保护海洋生物。

与共生藻互利同存

互利共生是动植物合作的模范典型,而珊瑚与共生藻类就是其中的典范。珊瑚是刺胞动物中的一个类群,它们只有皮层和胃层,两层之间是中胶层。身体呈筒状,下端固定,另一端是有触手的口。共生藻会吸收珊瑚的含氮代谢废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糖类,为珊瑚供给氧气和能量。

晚上,珊瑚会伸出触手去捕食水中的小生物;白天,它会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这是双方都有利的共生型式,称为互利共生。体内有了共生藻,只要光线充足,珊瑚就算没有浮游生物吃,也可以像植物般正常生长。我们常常在水族馆中看到养珊瑚和海葵的缸子特别明亮,水中也没有食物,可是珊瑚和海葵却依然活得很好,这是因为这些生物体内都有共生藻,只要照明够,纵然水中没有食物,它们也可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