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怎么对待已经不想要的东西?是丢弃、放在角落,还是再循环使用?上海一家绿色商业杂志早前办了一场展览,以环保案例做展示,期望从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概念。

用饼干盒、油漆桶等回收来的垃圾做成的乐器,在巴拉圭少年乐团成员的手中能演奏出动人的音乐;用剩下的不銹钢冲压件废料,经过艺术家的设计和焊接,摇身变成一张长著“腿脚”、可供人休憩的装饰艺术风格长凳;旧区改造中废弃的木构件成了巴黎街头“循环咖啡馆”的门面;四处收集来的上海元素印花布拼接成美丽洋气的“百家布”地毯…

被丢弃的旧衣服和木头被制成椅子。
被丢弃的旧衣服和木头被制成椅子。

早前,《商业生态》杂志(Business Ecology)发起的《再生花园‧上海》展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拉开帷幕,为钢筋水泥大楼里的办公室白领们带去紧张工作之馀随意一瞥中的轻松。《商业生态》杂志主编、联合创始人孙海燕以展览中的樱桃树为例,道出自己举办这个展览的最终目标。樱桃树从它周围的土壤中吸取养分,使得自己花果丰硕,但并不耗竭周围的环境资源。相反,当花果掉到地上后,它们会降解为养分,滋养周围的生物。可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她希望此次展览通过对中国、瑞典、法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12个国家环保案例的展示,传播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理念。

打造人造花园 展示生生不息

《再生花园‧上海》是孙海燕于去年底前往巴黎参与COP21(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时受《巴黎的未来》(Paris de l'avenir)展览的启发。该展览配合上海金融环球中心环境月的主题,主要12幅展版展示的是巴黎对于未来城市的想像与案例。

主题环绕在“再生”上,“花园”则是人和自然相处的物理空间。展览需要思考的是,在办公大厅里有没有塑造人造花园的可能,展现出其自然特质,让人跟自然连结,并达到视觉上的美。

《印花设计》是由孙海燕的丈夫、长期居住在上海的瑞典建筑设计师Magnus Valdemarsson所创作的。
《印花设计》是由孙海燕的丈夫、长期居住在上海的瑞典建筑设计师Magnus Valdemarsson所创作的。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在媒材的选择上又必须符合一直以来不浪费的原则,展场中的《薰衣草花园》因而诞生。孙海燕苦思许久,认为薰衣草直到生命的最末都能够体现出美,插在制作竹筒饭的竹子中,不会有太多容器上的消耗,而展期结束后薰衣草也被送至专门制作有机洗护用具的店中继续加以利用。“我们希望生命的流程可以继续、可持续利用,我的想法就是减少浪费,在创造美的时候需尽量做到这点。”

另外的作品如《旧木新生》、《再生山水》也都是将废弃物化为作品。其中,《再生山水》所使用的媒材是一般人家中的废弃茶叶,参与的艺术家陈琳在创作作品时提及,其中一包茶叶来自于去年过世的父亲。“其实我蛮触动的,因为这个展览背后有很多生命的连结。”

旧衣物被赋予了新生命。
旧衣物被赋予了新生命。

展出的场地本身即是上海著名的地标,展场一侧披挂著的《印花设计》则是出自于孙海燕的瑞典丈夫,取材自上海人民生活的印花设计,去体现上海这个地理空间,捕捉到窗户、烤鸭、玉兰花等沉淀下来的意象。这6块总长60公尺的布,展览结束后将会与非政府组织爱芬环保合作,分至上海的家庭之中,去观察、记录布的模样以及对社区造成的影响,这令孙海燕想到生命的轮回与再生。展览结束后,仍有在社会中发酵的影响力。

对于展出,孙海燕并不想止步于此,“再生设计师在中国很少见,美的东西很少,要去改变大家思想的话,设计师的角度还是很重要的,未来我希望可以连结更多领域的设计师,去思考材料设计的过程、生命的流程。”

这个箱子里装的是人们捐赠出来的旧衣物。
这个箱子里装的是人们捐赠出来的旧衣物。

环保和发展同时进行

商业环境跟社会有没有可能共存?谈起“发展”与“环境”是否要站在对立面,《商业生态》创办人之一的孙杨认为中国跟目前的已开发国家取径不同,“欧美是先污染后治理,中国正在发展的阶段,能不能在正在发展的时候就兼顾环保,不要牺牲环境为代价?”绿色技术一直都在创新,市场愿不愿意配合使用这是另一个问题。孙杨以今年爆发的中国常州化工污染事件为例,他们在4、5年前就已开始关注污染治理的相关方案,中国的企业有什么缺失,也是她们所关注的角度。

这样的关注角度,在中国仍是属于非主流的声音,整体而言中国在此类议题上仍属启蒙阶段。工作室落脚于上海,一部分也是因为与国际接轨的机会较多,近期则是工业重镇苏州期望转型,当地政府开始重视循环经济,她们也试图移植商业生态的概念进入园区。

其实,早前谈论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早已引起中国人对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视,尔后发展北方长期以来的污染也迫使中国政府思考环境治理的可能。尽管近期中国政府对于非政府组织权利的限缩也带来中国境内环保团体的隐忧,但孙杨认为《商业生态》身为中介媒体,能持续进行各种成功案例的报导和传播,并不受这方面的影响。

创办杂志启蒙世人

《商业生态》创办人孙海燕(左)与孙杨(右)
《商业生态》创办人孙海燕(左)与孙杨(右)

虽然《再生花园‧上海》展览已结束,但展览中的作品与素材并没有在撤展后停止生命,而是前往下一个方向,进入上海的家庭,让作品也可以成为生活中的用品。这是《商业生态》两位创办人孙海燕和孙杨的目标,永续发展也是她们自2011年创办杂志至今,所欲传达的理念。

孙杨与孙海燕过往是《东方企业家》的同事,她们担任财经记者数十年。在长年累月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报导中接触永续发展,他们认为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因此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后,想要传达永续概念的想法逐渐萌芽。两人先是写了《绿金时代:妙趣横生的绿色经济》作为敲门砖,并且搭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列车,在零碳馆进行发表,低碳与绿色技术也逐渐受到中国民间企业的注意。

“我们就是想要做杂志。”自2011年开始,约十人的团队,定期出版中英文双语季刊,主题涵盖环境、经济与社会,将中国国内外的永续发展案例、社会创新实例传达给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创始人。“经济跟环境并不是对立的,国际上也有很多实际的案例,企业赚钱的同时,也能够对环境有好处。再者,有很多这样的报导,在社会上是相对重要的一股力量。”孙杨说,“这么多年做下来就觉得这方向是正确的。”

在瑞典留学的孙海燕在瑞典寻找到许多解决眼下环境问题的答案,“先生是瑞典人,因此时时会回到北欧,看到瑞典跟中国在自然、天人合一这部分的哲学上是有连接的。”

谈起中国发展30年的经济,看似比以前过得更好,事实上环境问题严重、不快乐、贫富差距大,“瑞典虽然不是什么都好,至少我在读书或工作时看到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商业上的原理还有创新,都不是边缘的价值观,而是主流的价值观。”

海外机构给予肯定

从杂志跨足到展览,孙海燕说这是误打误撞,只是这误打误撞自2013年底第一场展览开始,迄今已推著她们来到了第29场。

“其实一开始给予我们肯定的是国外的机构,他们认为我们做的内容很扎实。”在中国国内发展缓慢,也让她们有了些困惑。当年,她们连名片都没有,外出采访时被人认为是骗子。在获得企业家的资助之后,她们又因理念不和而失去了这份支持,在工资发不出、发展方向不明、该怎么赚钱等等的各种疑惑下,她们开始去尝试更多新鲜好玩的东西。她们办展览、做讲座、给孩子上课等,为的不是盈利,而是影响更多人。

直到上海图书馆在一次博览会中看见她们制作的杂志,希望让她们进行与能源相关的公共教育展览,她们才放开手脚进行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能将内容传播出去,不是为了一个展览而去展览,展览是一本立体杂志,挑战在于可读性更强、讯息量更加简洁,可以马上触及到人、不要说教。”一开始她就定调自身对展览的要求,传统展览消耗各种资源,有许多垃圾产生,她想有没有可能用预算低、展架布置方式能够低碳并重复使用的方式进行?

因此第一次展览就团队成员自行手折、使用瓦楞纸箱来放置展版,并命名为500 boxes(500个纸箱的智慧之旅),传达绿色生态的内容,而这500个纸箱仍承载著她们的理念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