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友习得笛子多年,虽未曾表演,却仍非常钟爱吹奏笛子。(摄影:刘维杰)

热爱中华文化的退休老师覃友,学习吹奏笛子多年,是南艺文化艺术协会属下的南艺合唱团成员之一,曾参与多场演出。虽然退休后较少参与活动及表演,但他对文化艺术的热情不减。

今年70岁的覃友加入南艺合唱团已经15年,每年都会参与年度音乐会,去年因生活较忙碌,而被迫缺席南艺文化艺术协会20周年的音乐会。

他坦言,去年因缺席太多次练唱,怕拖累团员的练习进度,因此没有参与周年演出。

“我现在没有参与华乐团了,只是在家闲暇时间吹笛子过个瘾。”

覃友虽然是英校毕业,骨子里却是具有传统的中华文化思想。他担任物理及数学科目老师44年,前半段人生都在国中教书,达公务员制定退休年龄后,转入私人国际学校继续教书,直到2017年才正式结束老师生涯。

“我在1985年就参加柔佛潮州八邑会馆的乐团,学习笛子,当时我的手指已经不灵活,无法挑战高难度及快节奏的曲子。”

他说,嘴和手指无法达到最佳的协调状态,也造成了自己的极限,只适合吹奏慢节奏的歌曲如《姑苏行》及《鹧鸪飞》。

他感叹,学习音乐需趁早,尤其是吹奏和弹奏乐器,更讲求手指灵活度,因此鼓励从小培养孩子的音乐学习。

退休老师覃友。(摄影:刘维杰)
退休老师覃友。(摄影:刘维杰)

除了对音乐抱有浓厚的兴趣外,覃友也从事公益事业,加入慈济志工行列,对接受援助的弱势家庭提供关怀陪伴服务。

慈济体系里弱势家庭称为“照顾户”,每个志工都需要领养照顾户,并安排时间定期探望照顾户,给予关怀及倾听。

覃友透露,他加入慈济志工行列也10几年了,经常到照顾户家庭走动,给予关怀和倾听。

“加入志工时就有接受培训,如何与照顾户相处,主要是真诚付出,并在结束谈话后,懂得抽离,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

他回忆,本身遇过情况较悲惨的照顾户,但他提醒自己不能一直陷入在这样的情绪当中,否则自己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以前我有照顾一个居住在古来的家庭,两夫妇当时是工厂看门员,去探访时都会载他们去菜市场买菜,到处走走。他们也不求什么,而是需要一个陪伴。”

成为志工后,覃友表示,他从中学习了很多,尤其是学会聆听、同理心及待人以诚。

“若一个人不诚心待人,对方会感受得出来。”

除了领养照顾户,覃友曾与慈济团队前往水灾灾区帮忙录影采访工作。

他笑说,当时还是录影带的时代。当天采访录影结束后,还要剪辑再邮寄送到台湾慈济。

“现在科技发达,更轻松很多,连接网络按几个键就能传输影片了。”

覃友有时会翻看学生在教师节送上的卡片和礼物等,回味精彩的教学生涯。(摄影:刘维杰)
覃友有时会翻看学生在教师节送上的卡片和礼物等,回味精彩的教学生涯。(摄影:刘维杰)

退休后编写教科书作业

也许是退休后的心态转变,覃友在私人国际学校教课时更懂得放松,除了教导课文知识外,也和学生谈天说地,让学生可以通过周遭的事物原理和物理知识融会贯通,更活泼运用自己所学的课堂知识。

“我也有时在课堂上唱歌给学生听,让学生转换情绪,同时也可多认识其他事务。我最常唱的有《满江红》、《祝福》和《天路》。”

覃友拥有44年丰富的教学经验,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为莘莘学子编写教科书和作业练习簿,继续以另一种方式为教育奉献。

他说,以前就有和其他老师一起合编教科书和练习簿,近期也有进行教科书编写算是延续教学生涯的一部分。

他透露,当初选择老师这条路,其实和他求学时遇到的老师有关系。

“我还记得,那位老师名字叫蓝培正。我觉得老师很有学问,因此也产生了担任老师的兴趣。后来也因为家境关系,觉得老师福利不错,能减轻家里经济负担,当上老师第一年就被分配到登嘉楼的国中。”

他回忆,那段日子很难忘,当时是住在甘榜,厕所距离居住的地方太远,很多人不管男女都会选择在井边或河里冲凉。

“教了5年后,到理科大学进修取得学士文凭后,我就被调回新山教书。”

南艺合唱团2009年举办音乐会,覃友(后排左4)参与演出。(受访者提供)
南艺合唱团2009年举办音乐会,覃友(后排左4)参与演出。(受访者提供)

教学结合学生兴趣

“有人认为物理课很沉闷,但我觉得物理是很有趣的。当老师可以很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就可以将这些理论和周遭的物件和事件结合,借由学生较有兴趣的事情结合,让他们掌握课文内容。”

覃友受访时提到本身执教的科目,希望学生们不应该背死书应付考试,而是要懂得思考,学以致用。

虽然已经退休,也鲜少和学生联系,但他却收著一大叠学生在每年教师节亲手制作的寄语卡片,甚至还有学生用心绘制画像。

“学生这些举动令我非常感动。因为有好的学生才有好的老师,否则可能只是一头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