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从1819年开始,经过风风雨雨的走来,一步一脚印,到今日正好迈入200年的历史。华教路上坎坷不平,困难重重。但是,华人社会自强不息。如今迈入了一个新时代奋勇前进…
1920年以前,英殖民政府对华文教育采取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后来有感华文学校反对殖民主义,而制定了相关的法令,企图限制华校的发展。
到了1950年代国家独立前后,华文教育更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打压和迫害,执政当局颁布了种种欲置华教于死地的法令和政策,致使华教的发展受到种种束缚和约束。
马来亚独立之前,英殖民地政府重视教会学校,完全没有给予华校任何形式的支援。但在先贤们自动自发下,华校办了一间又一间,从华文小学到独立中学,以及民办大学学院,在在展现了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创办学校以发扬母语教育和传承中华文化,所秉持的坚强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直延续和燃烧至今天,使到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在先天条件不足,后天环境恶劣的艰难情况下,得以突破重重险阻,茁壮成长,有所成就。
董总署理主席陈友信指出,华教在马来西亚这一片土地至今能如此茁壮成长,都是依靠先贤的耕耘,且在诸多限制下,哪一次不是在狭缝中寻求突破。
他接受《东方日报》的访问时坦言,在大马,教育不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很多时候都已经成为一种政治课题。
他认为,去年509大选经历了历史性的改朝换代后,而目前这局势,是独中发展的最好契机。
他指出,新政府执政至今,若要说对华教没有什么改变,和前朝政府没什么两样,这有些不对。
他说,政府通过2019年财政预算案拨款1200万令吉给全国60+2所独中,这已是破天荒的事。
“此外,财政部也特别拨出600万令吉,给3所华社民办的非营利大学学院,同样也是破天荒的事。”
当然,他说,希望联盟政府在宣言中所提到没有落实,确实令人感到遗憾和失望。因此,他强调,人民必须继续监督这新政府,同时也必须让反对党来制衡,才能够使到这新官上任的新政府,能继续为民服务。
不应打压关中
此外,陈友信也希望,新政府能肯定我国多元种族和文化的特点,肯定母语教育的重要,而目前这局势是独中求发展的最好契机。
而他也了解,新政府所作的一些事情,也必须很谨慎,但他同时也强调,办大事者肯定会有一些小枝节,并希望新政府不要回避它,而是必须面对它。
他说,这次政府在独中的特别维修拨款上,一共颁给了60+2所学校,其中也将关丹中华中学纳入,这是令人鼓舞的。
他强调,不应去打压关中模式,应给予支援让关中去发展。“既然我们接受国民型华文中学是盟友,为何不能接受关中?教育在大马已不仅仅是教育课题,必须从政治一步一步地推进。”
他呼吁华社应让关中有一块净土,他们要考统考,就去考;要参与董总的活动,就让他们参与。
“对于这次新政府的拨款,我们是否有看到其他独中有反对的吗?并没有。这是一个象征意义,不是为了那点钱。”
他促请,对于关中仍有误解的朋友请放手,别再给他们压力,没理由华人社会自己,来给一个苦苦要争取加入华教大队伍的一份子添加阻碍。
他说,董总新领导层有足够的智慧去处理关中的事情,特别是改朝换代后,更加要去争取各方面的突破。关中事件应告一个段落,让彭亨的华教朋友们去发展和开拓,把关中在华社监督底下塑造成名副其实的华人私立中学。
他强调,私立中学不一定就是要盈利,它可以是非盈利的华文私立中学,全因目前的政局还未改变到允许我们办一所全新的独中。
“不承认是你的损失” 陈友信赞统考优秀
董总署理主席陈友信指出,基于承认统考是希盟政府的竟选宣言,若新政府不能在这届当权中尽速落实这承诺,必然会流失大量华人选票,既使新政府对华教做出其他有利华教的措施。
他说,统考学术水准已获得国际认可,就让教育回归教育,千万不可以其他理由延迟统考的承认!
他表示,统考是独中素质教育的一个象征,是华教先贤共同努力的一个成果,因此,如果有人不承认统考,是他们的损失。
“统考就像一棵大树,如果这棵大树能长得越高,能够遮荫,就能让更多的独中生能够得益,对整个华社也有好处。”
陈友信指出,很多家庭开始把孩子送往独中,未来可以进入更便宜的公立大学,这是我们要奋斗的目标。
可是,他也说,华教是一片森林,统考这棵大树固然很重要,但不能因为这棵大树而忘掉整片森林,包括独中师资培训、教改、学生培育、科技运用、学生深造的途径和海内外教育的接轨等。
“承认统考不应被视为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全球那么多所著名大学已经承认统考,不承认是你的损失。”
他指出,董总领导会继续要争取统考的承认,这是一个我们重要的目标,但它不是我们华教往前发展的唯一或最重要的目标。
他说,华教运动更不会因为在统考不被政府承认而受到任何打击,会继续走该要走的路。
擦亮董教总招牌
陈友信强调,华教运动不应只是一个口号,它必须是一个讲求素质的运动,而它更是一股来自群众力量的运动,这点不能忘记。
他说,不管是什么宗教或政党,对于华教运动的看法和想法,甚至是行动都是一致的,董总新领导层绝不会忽略这一点。然而,他也说,董总所推广的活动,都得到独中老师和校长的积极反应,同时也汇集很多校长进入董总的教育团队里。
另外,陈友信也强调,董总这一届的领导立志要把“董教总”这个金字招牌给擦亮,而不只是存在董总和教总而已。
他认为,这许许多多的华教前辈虽然是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和风范却是激励著后来者继续为华教的发展而努力。
董教总是全国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和全国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的合称。董教总是60多年来带领华社捍卫和发展华文教育的最高民间组织,并被喻为民间教育部。
自董教总成立以来,多位领导人都因为捍卫华文教育而遭到当局的种种迫害,其中包括教总前主席林连玉在1961年被剥夺公民权和被吊销教师准证,教总前主席沈慕羽在1987年74岁高龄时连同62岁的董总前主席林晃升被逮捕坐牢等等。
华教新路向与时并进
我国华教发展迄今已200年,面对著新的形势、新的格局,华教运动需要新的思维、新的论述、新的策略、方法和技术。而基于对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理解,乃至对我国政局走势的认识,董总、教总和独大经过多方的探讨与协商,特推出了“华教新路向”的系列活动。
陈友信说,我国华教一直以来都面对著内忧外患的挑战,而华教在过去一段时间,让人感觉纠纷多过建设,更成了友族的笑话。
他说,对于一些广大的华教支持者,在过去数年都对华教很迷茫、对华教内部纠纷的厌倦,对于套帽子心寒,而年轻人所提供的意见更是不得其门而入。
他指出,整个华教的教改的内容与落实,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整个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很强,不只是大马,中国、台湾、日本、新加坡、欧美都一样。大家都在探讨教育新模式,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特别是因为科技发展改变了人的生活常态,新的产品行业和知识都出现巨大的改变。”
他认为,因为这些改变,就产生了新兴人类不同的习惯、学习、心态和思路。
而教育不是要培养过去的人才,而是培养未来的人才。华教应应整个全球局势的改变,包括政治局势、中国的崛起、国内的政局而作出改变。
因此,他说,华教新路向设有三大改革目标,即将象征华教力量的组织重新汇集起来;检视华教内部和外部的因素;同时也关注国内外政局局势的发展。
他指出,结合上述三大目标,华教有必要做一个大规模的重整,以重整华教队伍的信心和形势。
他强调,必须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为华教开创新的领域和新的宣教对象。
此外,陈友信也说,董总设在加影的中心,硬体的建筑面积不够,迫不得已要建一个培训中心,包括设立一个统考改考卷和出考题的一个总部。
他指出,目前整个统考程序的运作,需要花很多时间和金钱在外面租酒店,提供老师住宿和膳食,每年都需要用上40万令吉。因此,他说,在经历了仔细的研究后,决定筹募2500万令吉,以筹建一座综合培训中心,作为推广华文教育、促进文化交流的华教基地。
张永庆:走出去与和友族中学交流
波德申中华独中校长张永庆认为,华教和独中必须打破旧有迷失,且必须更有自信地走出去,与友族学校进行交流。
他说,独中不应只是停留在和独中本身交流,反而应该走出去,多和友族中学交流,分享自己在文化、办学和社区筹款这方面的经验。
他指出,独中可以把和外界社区联系的经验,包括如何如何在社区获得群众支持、让校友回馈母校的经验,告诉给友族学校。
他强调,独中已经拥有长久以来的办学经验,和华社社区如何联系,以及如何尽社会责任,这样的经验可以和友族学校好好地交流。
张永庆续说,独中要有自信心,要有信心走出去的当儿,也必须让人走进来。“走出去和走进来,最近成为教学改革上的一种口号,但这口号不应只是在教学上,而是整个办学的理念、经验和方法上,和外界展开一个平等的相互交流。”
独中生要有自信心
他说,促进民族沟通交流是华校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必须摆脱闭关自锁的状态,独中不是为了考试而读书和存在,不是以培养最优秀成绩为唯一目的,把自己锁在考试主义里,然后就漠视这个环境,这是不对的。
他强调,整个独中改革,种族交流方面必须获得提升,要有一个大格局,不能闭关自锁,这必须摆在独中教改的前端。
他说,独中生方面也要有一种自信心,在毕业后也能以自己是独中生自居,在各行各业对国家和社群都有贡献。
张永庆说,华教新路向应朝向希盟政府的新作风,至少希盟政府跟以前的巫统是有区别的,而巫统其实也有准备走向开放,但却没有那么强烈要改革的一个形象。因此,他也认同目前在承认统考的问题上,脚步不要跑那么快,让它以比较软著陆的方式进行,情况或许会顺畅一些,这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在去年的全国大选后几个月,当谈及希盟百日新政时,每个人都很浮躁,你(希盟)说了要承认统考,却还不承认,大家当时的情绪都还在。”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