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论神曲有无营养和内涵,从趣味性的角度来看,它确实是沉闷生活里的一块浮木,而神曲藉逢迎人性实现流行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社会心理学专家以社会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认为以这种方式宣泄情感和想法,总比暴力方式来得和平。

用歌词不经琢磨、粗浅低俗的洗脑歌宣泄情感,被标签为一种新时代的反叛行为,新纪元学院辅导与咨商心理学系讲师黄凯琳反问:“其实所谓的反叛行为该如何定义?又由谁来批判?成人惯于使用自己的尺度去衡量年轻人的喜好,是不是只要不符合或是抵触了他们的权威,就被视为反叛?”她认为,若所谓的尺度是文化传承留下来的产物,那或许有一天神曲成了主流文化,它的反叛标签就会自然脱落。

她接著说:“若把社区简单地划分为上流、中产和低层,中低阶级的人口肯定最多,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所接收的资讯肯定和上流阶级有明显的差异。但要说神曲对哪个阶层影响最大,我想,我们都清楚是中低阶层。神曲的歌词符合这些阶层年轻人、打工族、寂寞人士的心声,也难怪他们会有共鸣。”

心理影响利弊兼有

洗脑神曲被广泛接受,似乎意味著人们开始培养了“审丑观”,音乐人为了符合市场甚至有了烂得美烂得有风格的走向,这让人担心再这样下去会冲击人们看待好坏的观念,以致好坏不分,大家一起“堕落”。音乐倒退不说,人的思维进步也受影响。

黄凯琳直言:“予我,我觉得《小苹果》这类的歌曲还真的很不入我眼,如果是以我个人对于美的标准来看,它真的不美,不仅音乐录音带拍得让我恶心得想吐,歌词也不唯美,完全没有诗意可言。但同时,我欣赏歌词表达爱的坦率、爱的轻狂,我想这可能就是时下年轻人的文化或表达方式,也是歌曲之所以那么红的原因之一。”

她说自己并非专业音乐人,不评价音乐好坏,光从内容上来看,神曲的影响正负皆有,“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看,正面的影响是人们可以以此来找到对社会团体的归属感、对自我的一些认同感,或许还可以增进彼此的关系、化解冲突等。负面的影响则是有些人会不假思索的盲目跟从、相信歌词所表达的“片面”意思(如:《小苹果》的一句歌词——变成蜡烛燃烧自己,只为照亮你;把握一切都献给你,只要你欢喜),则可能会带来一些偏执的观点。”

网友疯传助走红 懂神曲为找认同

筷子兄弟去年11月在“全美音乐奖”(AMA)上跳了一曲《小苹果》,抱走了“年度国际歌曲奖”,在后台被几十个记者“长枪短炮”的疯狂追逐下不停变换拍照的姿势。

但,得奖后,来自中国的批判声量并不小,买奖、假唱的负面新闻扑面而来。一周后,Mnet亚洲音乐大奖(MAMA)日韩偶像云集的舞台上,筷子兄弟拿走了“中国最受欢迎歌曲奖”,这一次,非议声没有再出现。人们似乎接受了神曲获得国际认同这件事。

黄凯琳以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神曲之所以能迅速走红,和规范性社会影响(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有绝对的关系。“人们会因为希望被喜爱、被认同而附和大众(如:从众现象)。如果《小苹果》没有在网上疯传,不在好友之间疯传的话,几乎不可能那么快走红。就因为网上的圈子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和成年人的一个归属,成为了人们彼此认同的一个平台;所以大家倾向在那里获取安全感。”

不喜欢也会唱

当众人在谈论《小苹果》时,你插不上话,要如何进入该群体呢?黄凯琳指:“人们无法接受不被所要归属的群体认同,所以,即便不喜欢,也还是‘必须’知道这首歌,还是会传唱这首歌。”

她笑说:“在我看来,它的简单旋律也不是很难懂啊,所以,如果学习唱这首歌、谈论这首歌能让我有融入朋友圈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是被认同的;让我觉得自己属于这个群体,我想,我会想办法去知道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