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曼谷是我们旅游松懈的好地方,但对温镇阳来说,是一个重新开始的分界。原在吉隆坡担任新闻记者,后转换身份,成了泰国最大中文报的广告专员,他尝试在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的国度,寻找立足点。

温镇阳长得高瘦黝黑,在曼谷生活,又说得一口流利泰语,很容易就被人误以为是泰国人。27岁的他在泰国最大中文报《世界日报》担任广告专员,工作是外出找广告客户,替他们策划宣传方案,偶尔也必须撰写工商稿。

一年前决定出国工作,他说:“想趁年轻,没负担的时候往外走走,学习新东西,体验外国的人文风情、社会管理和政府制度。”泰国离家近,加上喜欢当地文化,所以便把求职信投递到当时正招聘广告员的《世界日报》。

逼不得已学泰语

初到曼谷,温镇阳最难适应的是语言和居住条件,“泰国人对本土文化和语言莫名推崇,情况有点像日韩。在新马或欧美,应该不会有主管阶层以上的人连一句英语都不会说。”刚到曼谷的他,泰语还不行,打电话给客户时,尝试以英语沟通,却发现10个客户里,有4个主管级人物不谙英语。他续称:“而且当他们不说英语时,会愣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对我的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

除了语言障碍,从记者转战销售,温镇阳像初生儿般,一切得重头学起。他忆述:“签进第一单时,根本不懂得该如何应对客户,气氛很僵。幸运的是,那位客户信佛,脾气好。刚好她打广告是为了宣传销售讲座,她送我两本销售高手的著作,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现在的他,已领会到客户之所以找上门,是希望问题被解决,如果不断找理由搪塞,是不可能说服对方的。自认性子急的他特别感谢女友的支持,“我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人,很感谢女友在我发牢骚时安慰我,告诉我:慢慢做,一定能成功。”

刚过去的周末,《世界日报》庆祝60周年,温镇阳(右1)协同到曼谷度假的女友(右2)出席。
刚过去的周末,《世界日报》庆祝60周年,温镇阳(右1)协同到曼谷度假的女友(右2)出席。

安逸中变动 重新学习

泰国曼谷对温镇阳来说,是第3个家。家乡在柔佛新山,后在吉隆坡念书与工作长达8年。他坦言,这一年来,要学的东西实在很多,所以也没太多时间好好享受周围的一切。但他也不讳言,泰国的居住环境和基础建设与大马相比,相对地差,行人道、马路都是坑洞,因为路边摊多,大家惯性把废水倒在路上,所以也比较脏;住宅区里会蹦出一间工厂、店铺门口没有任何停车位,建房子也不设缓冲区,在曼谷几乎找不到类似大马花园区的优质生活圈。

家族生意待接手

家里的机油生意需要有人接手,因此他不曾想过要长住国外,但在年轻的日子里,到另一个城市住个几年,接触和见识不同的事物,确实是很好的体验。“即使没有家族生意要继承,我想我也还是会回国,把国外学到的东西用在大马。”

他坦诚,家人希望自己早点回去继承家业,不过也不强迫。他甚至想过,如果有可能,再往另一个国家住多几年再回去。但,前两年在大马买了房,女友也在大马生活,始终让他有点放不下。说起想家的时刻,他笑说:“我应该是肚子饿的时候最想家,因为大马的美食最棒,是我们生命里无可取代的东西。”

离乡背井其实可以很可怕,孤身踏足举目无亲,语言又不通的国家,还得壮起胆子,从事销售工作。但,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没有理由未尝试就打退堂鼓。对温镇阳来说,远走他乡其实也没那么可怕,“祖先以前从中国南来,远渡重洋又没有几分钱,还什么都不会,结果都能生存下来,有者还成为大老板,相比之下,我们这样的条件要出国,容易多了。”

在安逸中选择变动,出走让他重新开始学习。“以前因为太熟悉原先的环境与工作,每天只是在过日子,没什么要学习的欲望或推动力。现在因为去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做一个全新的工作,我的求知欲又重新被开启。”

观察泰国政府单位的施政方法,也让他有所收获。“比方说泰国的公交系统比大马好很多倍,住在二三线城市也不一定要买车。另外,泰国政府很重视商界一些智库或经济学家所提出的意见;还有学术及媒体自由,这让泰国即使政局不稳,却能出产源源不绝的人才,让国家保持一定程度的国际竞争力。”

抛下已上轨道的工作和安稳生活,温镇阳看起来像没事找事,但重新开始的勇气,并不是人人都有。况且,从来就没有什么是重新开始的,过去拥有的,会用在现在的生活里;现在学到的,是留待将来开封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