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一来,有风湿病史的人总是叫苦连天,一下这边酸,一下那边痛,恨透这湿冷冷的天气。但实际上,外在环境对风湿病来说只是诱因,真正“出问题”的,其实是我们的身体。
吉隆坡中医学院讲师叶盈盈医师表示,在中医学上,骨病被称为痹症或痹病:“西医所称的骨关节病症,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颈椎病、肩周炎,都是属于痹症的范畴。而中医所称的风湿病,则涵盖面比较广泛。”她指出,这些疾病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即人机体在免疫力低落的情况下,自身所产生的一种非感染性的炎症。
内经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意即骨病的成因是为风邪、寒邪及湿邪掺杂所致;而这3种因子的轻重,则左右了病症表现的不同。叶盈盈医师表示:“临床上来讲,当风邪偏重时,该症的痛楚是属于游走性的”,即疼痛部位不定,会“跑来跑去”,经常会有今天肘关节痛、明天膝关节痛的情况产生,“这就是一般人常谈的风湿痛,这种情况在中医被称为行痹。”
当寒邪偏重时,则为痛痹。痛痹的主要成因乃人体血肉在遇寒情况下收缩,由此引发较剧烈的疼痛,一般在天冷时、室内冷气较大或夜晚时刻较易发作。“现代人大部分晚上睡觉时都会开冷气,加上睡眠时肢体没有活动,因此容易产生这种疼痛。”
寒气重时,身体的疼痛会较其他两者明显,“一般上有痛痹现象的患者,大多为血液循环不良,如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由于血液黏度高,容易局部疼痛,在外寒影响下,情况会加剧。”
著痹则因湿邪偏重所引起,表现为关节酸楚、疼痛,伴有重著感,令人觉得不舒服,在天气潮湿时易发作。“在3种痹症之中,著痹比较缠绵且反复”,全身会因湿气感觉重著,人也觉得较为困倦。
叶盈盈医师指出,虽然这些病症始于自身免疫能力低下,但的确会受外来环境所影响,“当雨季来临时,寒气和湿气较重,便会加重病程的发展和发作。”倘若你平常在上述风邪、寒邪或湿邪情况下有局部疼痛的情况发生,请小心注意,长期下去可能演变成类风湿关节炎。
晨僵现象为先兆
类风湿关节炎分初期、中期和晚期。晚期通常关节会产生变形。叶盈盈医师:“类风湿一般会有对称性,初期时会有疼痛、涨痛、关节无力等现象,久而久之会越发越频密。其初步表现便是晨僵。”早上起床时觉得关节紧绷,但经过活动后情况纾缓,恢复活动自如,便是晨僵。“晨僵需要恢复的时间越长,代表病情越严重。”若置之不理,久而久之会渐渐演变为长期性,疼痛相对也将转为长期。
至于痛风,起因乃风湿因子。尿酸代谢不良,无法从肾排出,“以中医的角度来看,乃因脾胃运化功能不良,再加上肾排毒功能不良所致,脾肾两种脏腑皆状态不良,最终导致尿酸因子沉积于关节部位。”痛风和类风湿关节炎一样,初期时只是一两个关节红肿、疼痛,大多先发于母趾,后期也会有变形走样的情况发生。询及痛风大多先发于母趾的原因,叶盈盈医师推断这或许和脾经、胃经、肾经与肝经皆循行到脚部位置有关,“一般来说,代谢不良很多时候都沉积在脚部,也因此多发于脚部。”
低头族易患颈椎病
而颈椎病和肩周炎,是叶盈盈医师认为现代人面临最多也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每十个人当中就有八人面临颈椎问题,不论是看手机、工作关系必须长期伏案,或从事煮炒工作,长期低头导致颈部紧绷,甚至痛疼。在这种天气下,就更容易发作。”
要避免骨病在雨季时期发作,除了预防外在的风寒湿因子,更重要的是由内调养,避免体内湿气堆积。叶盈盈医师表示,饮食的调理十分重要,应避免食用易造成消化不良的食物,如辣、肥腻、甜食和酒类。只要调养好体质,骨病便难以在“里因外合”的情况下发作。
饮食不当造成内湿
叶盈盈医师指出:“关节性疾病在大马算高发,原因和饮食习惯有关。”本地人嗜辣,爱吃厚腻食物及海鲜等,都容易导致脾胃消化不良,尤其是随著年纪渐长,脾胃代谢功能本就会慢慢变差,不良的饮食习惯更使我们体内产生湿气,即内湿。
一旦到了雨季,内湿与外湿夹杂,体内湿气重者便易觉得全身紧绷,不舒服。要避免在雨季时期关节出现状况,建议还是先调整好体质,袪除体内湿气。
袪湿食物随处可见
叶盈盈医师表示,木瓜其实是很好袪湿食品,“对疏经通络的效果很好,无论是炖食或直接食用皆对身体有益。”此外,薏仁的去湿效果也非常好,可以用来煮糖水(薏米水);赤小豆和扁豆的袪湿力量也佳。雨季时期可以多服此类袪湿食品。药材方面,白术、伏苓的袪湿效果也较好;藿香和佩兰的香味也有去浊、袪湿的功效。另外,在中医理论上,风类药材如防风、荆芥,也有帮助代谢体内袪湿的功效。
寒冷的天气下欲促进血循环,则可食用温热的食品,如黑木耳、姜、葡萄、龙眼、红枣等。叶盈盈医师表示,红黑色的食品有一定的补血作用。此外,她提醒公众在吃姜时应该连皮食用,“生姜皮有袪湿的作用,温胃散寒,带皮一起食用对身体疗效更佳。”这些随处可见的食材,只要经常食用,会起到一定的效果。另外,葱白煮粥也是袪风寒的良品。
辨别脾胃功能不良
脾胃在中医上被称为后天之本,脾胃健康,对食物的吸收好,身体自然健康,病痛自然少。
要知道脾胃功能是否健康,舌头会告诉你一切:对镜观察你的舌头状况,正常的舌体颜色呈淡红,不偏白也不过红,舌苔偏薄。倘若舌色偏红,舌苔看起来很厚、呈白色或黄白色,表示你脾胃功能不良,舌苔黄白色乃湿热征状。若舌体颜色偏淡紫则为脾虚,体质偏寒。
脾胃不良者,可以多喝四神汤调理。四神汤中的山药,伏苓,莲子,芡实皆有健脾胃的功效,此外白术、扁豆也是较平和又健脾胃的药材。叶盈盈医师表示:“情绪由肝所主,但同样会影响脾胃,当抑郁或暴躁时,肝气旺,克脾胃,脾胃功能相对也就不好。”因此自我心理调适,适度放松或寻求纾解管道也有助脾胃。
细菌滋长引发皮肤病
皮肤病在雨季也属好发病,大多原因在于潮湿环境有利于细菌滋长。叶盈盈医师指出,皮肤病多由湿、热造成,和骨病的原因相同,皮肤病发作的先天条件也和本身免疫能力下降有关,在正气不足的情况下,才让外邪有机可趁。“有些皮肤病乃本身血液代谢不良,淤血偏多或有血热的现象,血液中的湿气过多,便会透过皮肤外发,引起皮肤病。”在内因充足的情况下,一旦感染真菌,便会引发湿疹、癣、脚气病等皮肤疾病。
叶盈盈医师表示,湿、热会影响体内的津液,而津液起著滋润的作用。当津液欠缺、水分不足,体内湿气又重时,便会诱发皮肤病。此三者的比例多寡主宰了病发的类别。“体内湿气较重,发症中较多带有水?;若湿气相较不多,则以干裂会主。”水?型?疹一般上会有痒、红、干、裂、痛的发病进程,也夹杂著血压不足及滋润的不足;而带脓的皮疹同样因脾胃不好而引发。
要杜绝皮肤病在雨季发作,内调健脾强胃当然是首要。叶盈盈医师表示:“现代人饮食习惯不良,加上压力和情绪堆积,都会导致脾胃代谢不良。”当身体湿气过度,便会排出体外,导致大便溏烂,或造成皮肤病,如湿疹、癣等问题。
热水泡脚杀真菌
若你已不幸被皮肤病找上,要阻止真菌作怪,泡脚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叶盈盈医师指出,可以在热水中加醋杀菌泡脚,高温对杀菌有一定效用。此外,也可以尝试用茶叶泡脚、盐水泡脚、姜水泡脚等。“骨病患者也可以经常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叶盈盈医师提醒,泡脚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对皮肤病起效用,“它对轻症作用较好,若情况严重,则效果不彰。”中药方面,叶盈盈医师会用黄莲治皮肤病,“黄莲对皮疹有很大作用,让病人用几片黄莲泡水,滚一滚,然后用黄莲水清洗皮疹处,能有修复的作用。”
生活作习防湿气:
■忽冷忽热导致代谢紊乱
外因方面,需注意的是,雨天淋湿湿地回到家中,切忌直接洗热水澡。一冷一热会引起血管一过性的代谢性紊乱,出现淤积的现象,导致日后疼痛的产生。因此记得要先用毛巾把湿冷的雨水擦干,让身体变暖后再洗。
■避免在躺在地板
石灰地板湿气和寒气重,身体上的接触会致使地板上的湿寒入体,引发肩颈和关节痛等问题,因此要避免经常躺或睡在地板上。叶盈盈医师表示:“即使铺上床垫,只要床垫不够厚,便会引发湿寒入体。”
■鞋子湿了要马上换掉
湿寒会透过脚底的涌泉穴进入体内,因此鞋子一旦被雨淋湿,应避免继续穿著。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