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国之后,中国国家航天局也于4月底宣布,将开始论证“小行星防御系统”,中国的方案可能是“以石击石”,让小行星偏离轨道。图为日前发射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图取自网络)

根据中时新闻网报导,天文学家在2020年一共发现了2958个靠近地球的小行星,打破了史上观测纪录。美国太空总署(NASA)为此将于今年启动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尝试论证以太空船撞击改变小行星轨道。而继NASA之后,中国国家航天局也于4月底宣布,将开始论证“小行星防御系统”。中国科学家指出,中国的方案可能是“以石击石”。

目前对地球威胁最大的,是一颗宽340公尺、名为“毁神星”(Apophis)的近地小行星,将于2029年以小于4万公里的距离掠过地球上空,这个距离正好在一些高轨道卫星的上方。与地球相撞概率为2.7%。届时将是全球天文学家首次如此近距离观测大型小行星的最佳机会。

NASA在今年4月模拟进行了小行星撞地球演练,模拟1颗大小约140公尺左右的小行星朝地球飞来,预测在半年内撞击地球,由各国科学家所组成的国际团队,在期间试图透过各种手段来阻止小行星撞击。演习结果发现,以目前地球的科技,没有任何手段来阻止小行星撞击,最后小行星摧毁了欧洲大部分区域。为此,NASA决定在今年7月底实施DART任务,让太空船乘坐Space X的“猎鹰-9”火箭离开地球,并在2022年9月30日撞击小行星,观测其撞击后的小行星轨道变化。

面对此一人类共同威胁,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于4月底时透露,中国也将研究论证建立“小行星防御系统”,但他没有就此作出更详细的阐述。大陆官媒新华社则援引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的话报导称,中国已在推动一项计画,让一个太空探索器在一颗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上著陆,搜集样品,然后飞回地球释放一个含有这些样品的舱体,再继续飞往另一个彗星进行环绕探索。

《中国科学:资讯科学》于今年2月刊发了中国中科院学者的《构建中国近地小行星探测雷达系统的需求与技术途径探讨》论文。其中,针对传统动能撞击在预警时间较短的条件下无法有效防御大尺寸小行星的问题,中科院复杂航太系统电子资讯技术重点实验室提出了“以石击石”加强型动能撞击行星防御概念:通过发射无人飞行器捕获小尺寸小行星或在碎石堆小行星上采集超过100吨岩石,与飞行器构成组合撞击体,操控组合体撞击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以偏转其撞击地球轨道。相比传统动能撞击方法,对小行星的轨道偏转效果可提升1个数量级,为防御大尺寸潜在威胁小行星,提供了核爆之外的一种新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