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7岁的罗祖辉在出世时就没有左手掌,自小被一些亲人嫌弃,上幼稚园及小学一年级后,常被同学嘲笑及排斥,因而变得自卑及不爱上学,母亲和婆婆希望为他装上义肢,好让祖辉不必承受外人的异样眼光。

罗祖辉与母亲巫嘉仪(38岁)、外婆宋潘有(67岁)及哥哥罗祖豪(10岁),在怡保桂和园租赁一间简陋的廉价排屋,父亲与母亲今年起分居,家庭生活全靠母亲当小贩助理来维持。

宋潘有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祖辉在母腹6个月时,医生才告知有关祖辉天生没有左手掌的事实,女儿听后非常很伤心,几乎每天以泪洗脸,根本无法接受孩子这个缺陷。

心痛亲友嫌弃

她指出,当时亲家都问女儿胎儿的情况,但女儿向来不告知其家公及家婆。直到祖辉出世后,亲家对女儿有些许抱怨,并嫌弃祖辉,女儿及女婿亦没勇气去接受这个事实。

宋潘有表示,女儿及女婿在外出时,女婿都不喜欢带祖辉外出,小时候也常为祖辉戴上手套,避免其他人看到。女儿回去家公的住家,当有亲友到访,都要求祖辉到屋后回避,令女儿感到很有压力。

“其实,孩子没有错啊!为何要令女儿及孙子如此难堪?”

宋潘有说,女儿在祖辉出世后,有求助政府医院医生,医生当时有建议把祖辉带到雪兰莪士拉央医院,以便进一步了解装义肢手掌的详情,一旦有了义肢,祖辉就可以用手抓东西。妈妈独自扛家

她披露,当时在获悉装义肢后可以手抓东西,家人都觉得有希望,有了义肢,祖辉就不需遭遇排斥。“但是,由于家境及收入并不富裕,所以事至今日,都没能力为祖辉装义肢。”

她指出,女儿是家中唯一生活及经济支柱,小贩助理每月收入约1200令吉,但在缴付每月屋租、伙食、水电及孙子上学费用,还有她每月看医生的费用后,就不敷应用。

宋潘有在家里负责照顾2个孙子,2个孙子都是在2所不同的学校就读,幸好宋潘有的友人协助,每天一早帮忙载送孙子上学,但有时友人不得空,就由女儿载送去学校。

母亲谎称“未长出来” 祖辉知道真相更难过

巫嘉仪为了不让祖辉感到失落,曾说了一句谎言,希望令祖辉心里好过,但随著祖辉长大,在他2岁半的时候,他就举著没有手掌的左手,问起手掌何时会长出来。

祖辉不时会问:“为何哥哥有手掌,我没有呢?”,孩子一直期盼母亲所说手掌会迟点长出来的话会有天实现,可是,日子渐渐过去,令祖辉备感失落及自卑。

宋潘有说,祖辉好奇地问嘉仪为何他没有左手掌,女儿当时就随口说左手掌还未“长”出来,希望借此能安慰他,等到他渐渐长大后,才知道左手掌是不会“长”出来的事实。

她说,祖辉小时候特别灵活,与一般小孩没多大差异,但当需要用双手抓起东西时,因为少了左手掌而无法嬉戏,祖辉就会变得没有耐性。

目前,祖辉用右手用餐、做功课、收拾书本、提书包等,都没多大影响。不过宋潘有希望为他装义肢,让他在学校不再遭受异样眼光,不再感到自卑。

同学嘲笑 不敢上学

祖辉上幼稚园及小学一年级时,常被同学嘲笑及作弄,脱掉他在左手的手套,没有同学愿意和他玩,以致他感到自卑,常独自坐在课室,闷闷不乐。

宋潘有说,在上幼稚园的时候,祖辉在不到3天,就闹著不要上学,当时她及女儿嘉仪都感到不解,到幼稚园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同学都嘲笑他。

她说,祖辉今年升上小学一年级,面对新的同学及学习环境,他依然被同学嘲笑,祖辉再一次面对同学排斥的打击,同样不要再上学,甚至在早上准备上学时,逃到马路上,幸好被女婿及时追上及捉住。

她指出,女儿已到学校向老师反映祖辉面对的问题,并要求老师顾及祖辉的感受,阻止其他同学嘲笑他。“老师也有告知,祖辉因为没有左手掌而有自卑感,要我们多鼓励他及别骂他。”

宋潘有对家境有限感到无奈,每个月都捉襟见肘,嘉仪曾经向兄弟姐妹及朋友借钱,渡过生活难关,没能力给孩子在学校以外上补习班。

爱心捐款:

有意捐款者请在新闻见报的6个月内,以支票或网上转账方式,将义款交至本报。一旦逾期,本报将把支票按址退回,或自动转入东方慈善公益基金内,协助其他有需要人士。

采用网上转账,我们的银行户头是Maybank5140-7500-0321 Oriental Daily Sdn Bhd(Charity Account),请把转账单据连同捐款人资料、地址、电话及受惠人名字(罗祖辉)列出,电邮至charity@odn.my,或传真至03-26926336,不需要收据者无须提供地址。

采用支票者须在支票背后注明受惠者名字(罗祖辉,LAW JOO FAI)。支票抬头写上“Oriental Daily Sdn.Bhd(CharityAccount)”,寄至本报吉隆坡办事处:Wisma Dang Wangi,38,Jalan Dang Wangi,50100 Kuala Lumpur。询问电话:03-26916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