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宝(右)与弟弟胡玉发相依为命。

贫苦兄弟俩临老相依为命,一个瘫痪在床上,一个患有糖尿病,两人居住在林园内自行搭建的一间小木屋里,每天过著没电、没水的生活,只能靠山水解渴,伙食及医药费都靠朋友接济。

两人每月共获得福利金450令吉,只够吃饭糊口,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看医生治病,唯有依靠一些老朋友的协助,但心里也明白友人无法长期救济他们。两兄弟年事已高,也没有成家,又无法工作,每天只能见步行步。

多年来没固定居所

哥哥胡金宝(71岁)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老泪纵横,道出两人以前在浮罗山背居住,30岁至40岁做建筑工人,在工地里打椿,没有公积金,也没有社险。

“10多年来到处漂泊,哪里有建筑发展工程,就往哪里去,每做完一项工程,就会等别的工程,没有固定的居所。”

只接受过小学四年级教育的他,以简单的华语跟记者沟通,他有7名兄弟妹,他排行最大,胡玉发排行第二,所有的弟妹都有了自己的家庭。

在最困难的时刻,他希望弟妹们来探望,但是大家都有自己的困境,对此事也无能为力。

他每个月领取福利部的300令吉过活,再加上弟弟的150令吉,两人只有450令吉的生活费,钱不够用时只好找朋友帮忙。

他表示,由于两人各别在不同地区申请福利金,所以领取的福利金数额也不一样。

“我们每月的医疗费需要500令吉,加上生活费共600令吉,这微薄的450令吉在现今社会要如何活下去?惟有靠朋友支援,才能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他坦言,本身实在是没有办法,朋友也长贫难顾,而他们又需要吃饭和治病。

两兄弟居住在自己搭建的小木屋已12年,环境条件不是很理想,每天过著没电没水的生活。
两兄弟居住在自己搭建的小木屋已12年,环境条件不是很理想,每天过著没电没水的生活。

胡金宝与弟弟居住在卓坤山森林公园山脚下的林园已经有12年之久了,每天用山水洗衣、煮饭和喝水。

两年前他还有用发电机,自从发电机坏了后,他就过著没有电流供应的生活,晚上只点蜡烛照亮自己搭建的木板屋,在弱的烛光下感受一丝的安全感。

有一次两兄弟不在家,有小偷进屋,什么都拿不走,只拿走一台手机,让他觉得穷苦人百事哀。

他说,这块园地的园主很仁慈,没有把他们给赶走,让他们继续住下来,所以他也会帮忙园主看顾园地。

靠朋友接载去医院看病

小木屋外停放著一辆日产车雪飞柔(CEFIRO)及一辆马自达(MAZDA),两辆老车的车龄已有20多年之久,是两兄弟年轻时用辛苦挣回来的积蓄购买的。

“马自达的引擎已经不能再操作,而另一辆车龄达20多年的日产车还可以代步。”

胡金宝说,自己上气不接下气,通常都是靠朋友载他和弟弟去医院治病。他说,这辆老车的路税是好朋友帮忙缴付的,让他能跟弟弟有部车代步,可以一起去看医生。

盼好好过完余生

他表示,如今他连喘气都辛苦,照顾弟弟的日常生活更吃力,所幸有一名老朋友,每一次都来帮忙照顾弟弟。

他希望社会人士协助兄弟俩,让他们可以好好过完余生。

此外,胡玉发说,以前他们一起住在浮罗山背,也是别人的地方,没有办法久留,才搬来这里。

胡金宝(左起)每日都会帮胡玉发抹身,打理个人卫生。马章武莫州议员李凯伦两名助里陈伟强(右起)和黄德钦到现场了解情况。
胡金宝(左起)每日都会帮胡玉发抹身,打理个人卫生。马章武莫州议员李凯伦两名助里陈伟强(右起)和黄德钦到现场了解情况。

无微不至照顾弟弟

弟弟胡玉发(68岁)脊骨生骨刺,去年年初痛得无法再工作,慢慢地连坐立起来都不行了,惟有躺在床上度日如年。所幸哥哥胡金宝无微不至地照顾,为他打理个人卫生,屋内才不至于散发出难闻的异味。

哥哥胡金宝用轮椅把胡玉发推出门外冲凉时,那些辛苦盛回来的山水都用了一大半,胡玉发不禁悲从中来,眼眶一热,老泪纵横。

吃饭看医生都成问题

胡金宝指出,弟弟年纪已不小,动手术有一定的危险,也不是百分百可以复原。“如果玉发要动手术,需要1万多令吉的手术费,现在看医生和吃饭都成了问题,哪里还能筹到手术费?”

他说,弟弟去年病重时给四妹带回家照顾,如今连四妹也患上糖尿病,再也无法照顾弟弟,惟有又送回来给他照顾。他说,在这片园地居住12年,以前两人在这里当了一段时间的割胶工人。

【爱心捐款】

有意捐款者请在新闻见报的3个月内,以支票或网上转账方式,将义款交至本报。一旦逾期,本报将把支票按址退回,或自动转入东方慈善公益基金内,协助其他有需要人士。

采用网上转账,我们的银行户头是Maybank 5140-7500-0321 Oriental Daily Sdn Bhd(Charity Account),请把转账单据连同捐款人资料、地址、电话及受惠人名字列出,电邮至charity@odn.my,或传真至03-26926336,不需要收据者无须提供地址。

采用支票者须在支票背后注明受惠者名字(胡金宝)。支票抬头写上“Oriental Daily Sdn. Bhd(Charity Account)”,寄至本报吉隆坡办事处:Wisma Dang Wangi,38,Jalan Dang Wangi,50100 Kuala Lumpur。询问电话:03-26916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