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亚卡拉( 左起)及帕丽玛拉如今寄人篱下,以客厅为睡房,一家四口相互扶助著生活。(摄影:邱继贤)

30岁聋哑单亲妈妈帕丽玛拉育有2名年幼的10岁及4岁儿子,目前她靠著洗碗工所赚取的微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家庭经济重担,一家人陷入经济困境,终日为膳食及教育费烦恼。

帕丽玛拉与2名儿子,以及61岁养母苏丽亚卡拉目前居住在后者侄子的租屋,靠著热心人士的捐助,艰辛过活。

苏丽亚卡拉表示,帕丽玛拉一直有意找份固定工作,但因身体上的缺陷,无法正常与人沟通,令她在求职路上处处碰壁。

“如今帕丽玛拉虽然有份工作,即帮忙店家洗碗,但工作不定时,而且,她听不见声音,也无法说话,在工作上会构成一些不便。”

“例如,当雇主叫她帮忙拿碗去清洗时,她听不见就楞著不动,可能会因此被以为偷懒,或不愿工作。”

她说,帕丽玛拉目前靠著洗碗工作,一天仅赚取约20令吉,根本不足应付家中开销。

她续说,如今家中主要开销为膳食,以及10岁孩子上学所需的交通费,其中交通费每月大约140令吉。

“除了膳食开销之外,还有明年新学年孩子的教育费,同时还需要添购一些开学用品,我们如今没有收入,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至于住宿,所幸苏丽亚卡拉的侄子愿意收留,令他们暂时无需顾虑租金问题,而为感谢对方的收留,他们平日都会帮忙做家务及煮饭,倘若有时候获得热心人士援助,也会帮忙承担一些开销。

苏丽亚卡拉指出,她以往工作时,曾存下一笔不多的积蓄,但多年来为了照顾2名小孩,已经耗尽。

“我也想过要找份工作,可是年龄渐长,加上近年来脚痛,行动越来越不自如,要觅职并不容易。”

“庆幸近年来还有一些来自热心人士的援助,如捐助干粮和善款,让我们解决生活中所需,但有关援助如今已结束了。”

她们现在是简单三餐过活,有时候热心人士和邻居也会送来配菜及咖哩,他们便煮上米饭,搭配咖哩成一餐。

苏丽亚卡拉表示,过去曾向身边亲人求助,但亲人们也各有经济重担,没办法长期资助他们。

“我早年丧夫,育有一名女儿,现今不常联络,她也不理解我为何要扛起照顾帕丽玛拉及2名孩子的责任,毕竟我只身一人,自由得多,也毫无负担。”

帕丽玛拉平日在家会担当起做家务的责任,如打扫、洗衣及烹饪等。(摄影:邱继贤)
帕丽玛拉平日在家会担当起做家务的责任,如打扫、洗衣及烹饪等。(摄影:邱继贤)

同情遭遇 养母毅然照顾

帕丽玛拉身边没有亲人,过去数年来都是与苏丽亚卡拉一起生活,共同抚养了2名孩子成长,即使彼此没有血缘关系,但已亲如母女。

苏丽亚卡拉曾于2015年宣誓为帕丽玛拉的养母,并且愿意承担照顾2名小孩的责任。

苏丽亚卡拉表示,她与帕丽玛拉的相识纯属偶然的缘分,那时候帕丽玛拉只有15岁,在孟沙工作,而她就居住在孟沙区,偶然之下结识了。

她说,之后隔了数年,帕丽玛拉突然抱著未足一岁的孩童(如今已成长至10岁),彷徨地哭著,并求助于苏丽亚卡拉是否能够代为照顾孩童。

“我本身就很喜欢小孩子,看到该名孩子时,觉得很可怜,所以打算帮她一把。”

“当时,她是一名单亲妈妈,我问他丈夫踪影时,她只是回答遭遇意外离开了。”

“数年后,她又再怀孕,这次不论我们如何询问,她都说,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

她也说,据了解,帕丽玛拉其实生育过4名孩子,但她只见过2名孩子,即现今与她们共住的10岁与4岁孩童,至于另2名据说已送往福利院或由别人领养。

缴不出教育费 也买不起衣服

虽然非亲生关系,但2名孩童都与苏丽亚卡拉非常亲近,经常以“阿嬷”称呼她,苏丽亚卡拉也对2名孙儿疼爱有加。

苏丽亚卡拉指出,2名孩子目前都处于成长期,但因为经济问题,没办法给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担心会影响孩童的成长。

“学校新学年即将开始,孩子的教育费及购买开学用品,都是不可少的开销,另外4岁的男童未来也将入学,我们亦需要一笔钱负担学校费用。”

除了孩童的教育费,帕丽玛拉入也买不起衣服,只能穿著破烂的旧衣,苏丽亚卡拉希望,好心人士提供援助,让帕丽玛拉有新衣可以替换。

帕丽玛拉因为身体缺陷,难以觅得一份固定工作,而苏丽亚卡拉年龄渐长,加上行动不便,要重新投入职场也不易,一家人没有固定收入,生活陷入困境。(摄影:邱继贤)
帕丽玛拉因为身体缺陷,难以觅得一份固定工作,而苏丽亚卡拉年龄渐长,加上行动不便,要重新投入职场也不易,一家人没有固定收入,生活陷入困境。(摄影:邱继贤)

爱心捐款

有意捐款者请在新闻见报的一个月内,以支票或网上转账方式,将义款交至本报。一旦逾期,本报将把支票按址退回,或自动转入东方慈善公益基金内,协助其他有需要人士。

采用网上转账,我们的银行户头是Maybank 5140-7500-0321 Oriental Daily Sdn Bhd(Charity Account),请读者务必在银行转账的收款人参考资料(Recipient Reference)中注明受惠者的个案编号(1940)或英文名字(SURIAKALA),再把转账单据电邮至charity@odn.my,或传真至03-26926336。不需要收据者无须提供地址。

采用支票者须在支票背后注明受惠者编号(1940)或英文姓名(SURIAKALA)。支票抬头写上“Oriental Daily Sdn.Bhd(Charity Account)”,寄至本报吉隆坡办事处:Wisma Dang Wangi,38,Jalan Dang Wangi,50100 Kuala Lumpur。询问电话:03-26916336。捐款人也受促在电邮提供个人姓名、地址及电话等资料,方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