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因性别不平等与父权机构的社会根深蒂固,致使当地童婚情况严重,一些家庭往往以“嫁女儿”来换取聘金。正如我上周所提到的,也门有超过一半的女性都在18岁前结婚,逾1/4更是在15岁前嫁人。

其实,不仅是也门,童婚在落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颇为普遍。与其说是嫁女儿,说穿了根本就是卖女儿的另一种形式,典当女性的初夜和一生幸福来改善家境,甚至是满足一家之主的利欲。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世界各地估计每年有1200万名女孩在18岁前结婚。据外媒报导,从印尼群岛、印度、巴基斯坦到越南的传统社区,童婚问题相当普遍。

这也包括大马。2010年联合国的报告显示,马来西亚有至少82000名女性是在年龄介于15至19岁时结婚,若加上未官方注册的案例,实际数字恐怕更高。如果你还记忆犹新的话,土团党打昔牛汝莪国会议员沙布丁就曾提出“先奸后娶论”。

当然,结婚原本是两个人的事,但未成年少女结婚却会延伸很多问题,包括辍学致教育水平低落、欠缺经济能力、遭受家暴的几率更高,而且无论是怀孕和分娩并发症或婴儿夭折的几率都相对更高。

10年努力或白费

也因此,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组织努力,从教育和立法方面来减少童婚问题。惟,新冠肺炎疫情恐怕令更多少女和女童,为了家庭生计而被迫结婚。

国际非政府组织“女孩不是新娘”(Girls Not Brides)亚洲计划负责人吉哈说:“我们过去10年的一切努力都可能付诸流水。”她提到,贫穷、缺乏教育和不安全感,即使是在稳定时期都是促成童婚的原因,危机时期使问题更加恶化。

试想想:世界银行指,多达1亿人因这波疫情陷入极端贫穷。可想而知,在全球大规模失业潮里,最先被淹没和牺牲的正是女童和少女。联合国警告,若不赶快采取行动来因应疫情对社会和经济的冲击,未来10年会多增加1300万起童婚案例。

《印度时报》称在疫情封城期间,政府儿童热线至少处理了9.2万起儿童权益事件,其中5584起属于童婚事件。39%的女性受害者年龄在11岁到15岁之间,60%在16岁以上、18岁以下。据一些地方儿童权益工作者反映,封城期间辖区内出现的童婚事件比去年同期激增60%。

无论男女,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也拥有权利去决定属于自己的未来,但对很多人而言,自身权利并非必然,更不会从天而降,只能成为父权社会的牺牲品……

梁洁莹

左手拿笔,右手拿麦的自由工作者。对新闻伦理、性别和劳资议题尤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