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上历史课,经常都听老教如此教诲:“研究历史不能以今人的眼光去看待过去的历史,研究历史应该让自己回到历史的现场,而不是简单的以现在的方式去解读古代人的行为。”
因此,在谈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时,如果少了客观性,很容易犯下以偏概全的错误。再者,在评论现在的时事时,更需避免将个人利益或意图涉及其中,譬如借由对某些事件的鞭鞑来作为宣示个人立场的表态。这种情况与其说是敢于表达个人看法,勿宁说是对衣食父母宣示孝忠的一种手段。
借古讽今,那可是要读通多少经典古籍,才有可能对比的恰到好处。反之,生搬硬套,乱抛书包,说些迟到的马后炮,那只会显露作者过度自我膨胀,以大师自居的心态。
文中看出蛛丝马迹
引经据典,表面上作者让人闻起来是个饱读诗书的大学士,欲罢不能时就变成爱故弄玄虚的癖好,写起文章若不引用典故,就好比吃饭时必须弄点葱蒜,否则就浑身不自在。但在旁人看来不过就是多了一股呛鼻味。
当然,有些人评论政治是一种向某些特定小群体交差的手段。利用历史典故写起文章便利些,把自己的思路和历史轨迹结合在一起,一篇文章的启承转合很快就铺陈出来。这是写文章的一种技巧,对熟练者而言,要在三十分钟磨出一篇文章简直是小菜一碟。
也难怪,在职场上奋斗一生,好不容易爬到某个位子,奋不顾身为了防止旁人竞争,除了拚命把石头往后搬之外,另一个捷径就是卖掉个人作评论的情操向米饭班主示好,以换得个人在职场上的保障。只是,文章是写出来,很快就在社会大众流传,作者的想法与思维,隐含著怎样的意图,一篇文章或许推敲不出来,但十篇、八篇文章稍做对比,就能看出蛛丝马迹。日子久了,从一个人的行文风格,可看出是否对特定人物或团体具有针对性,从而推断作者写文章的客观性。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