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必须要对网络上各种课题保持警惕,以免坠入被利用,甚至成为网络霸凌的加害者。

这两天在网络上出现一件关于某独中处理校内事务的公函和讨论,相关案件已经交由警方调查,全案应该是进入司法程序的阶段,不宜再节外生枝,但在不知道是什么人,有什么企图的情况下,将资料放上网,透过文字的叙述,试图引导群众对此进行讨论,在我看来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首先,如果相关叙述没有错的话,这应该是一件刑事案件的范畴,而涉及的一方仍未成年,身份也在儿童法令下受到保护,如果这件事在网络上真的引起广泛讨论,难以保证当事人不被肉搜,最终可能对相关当事人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另外,网络没有一套程序可言,很多人都抱持一种看热闹的心态,更有者心中抱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立场,比如学校高层就是一种霸权,对于网络有限的资讯进行过度诠释,加入自己的想法,或是利用毫无关联的例子进行比较,引导群众走进一个错误的方向,要营造一种某一方为了掩盖事件而使用不合法的处理模式,进而引导群众产生公愤,对特定单位施压。

只是这种缺乏证据,只有少数资讯而留下某种特定立场论述,并且拥有无穷讨论空间的事件,只有一件事可以确定,那就是有人要把事情搞大,而这个要搞大事情的人是谁?没有人知道,即使整件事最终引来巨大风暴,被卷入的也只是校方、当事人双方,对吹哨者而言,根本就毫无影响,永远能独身事外。

网络正义是这数十年来,网络科技兴起后的一种透过网络群众压力来寻求某种支持的做法,上至国家级的社会、文化课题,小至点心店算错账都可以将相关资料放上网,寻求跨空间的群众支持,进而形成某种群众压力,对特定人士(机构、单位)施压,以伸张某种正义。

终须回归正当程序

在网络上引导风向,寻求群众压力的一方有可能是不懂得相关正确的法律程序,透过网络集结群众压力来对加害一方施压,这种网络正义或许极有可能是合情合理,但充满程序瑕疵,如果遇到有心人士协助,则有机会回归正确的程序让受害者的权益得以伸张。

另一种情况是某一方对合法程序的方式或结果不满,因此希望透过网络的群众压力来对特定一方施压,以扭转自己“吃亏”的局面,这种情况就会出现罗生门,甚至会有各说各话的情况,最终整件事就会被模糊掉,双方都没有获得该有的“正义”,反而引来各种资料被公布、被网络霸凌的局面,这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模式。

这些年来对于各种在网络上发酵的课题都抱持一种小心的态度,因为在网络上对于争议事件的讨论或是正义的伸张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也没有一个能够客观衡量,并作裁决的体制,这是网络正义最大的局限,大家都可以对各种课题发表各种富丽堂皇的意见,但绝大部分都是路人看热闹的性质,冠冕堂皇的道理讲完后,关上电脑就不关你事,剩下就是当事人要承担。

所以不管何种缘由,透过寻求程序以外的正义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事与愿违是常有的结果,因此社会大众必须要对网络上各种课题保持警惕,以免坠入被利用,甚至成为网络霸凌的加害者,而相关有心人搞不好就躲在电脑萤幕面前吃瓜子看戏呢。

黄瑞泰

独中老师、隆雪华堂文教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