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普世的价值观如仁爱、和谐、平等、宽容等,也是很好的社会“润滑剂”和“粘合剂”。

作为有情感的动物,人难免会落入一定程度的主观,所以有时候在获取或生产知识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先进行了筛选、过滤、拼凑、聚焦、放大等程序,以至有关知识往往具有明显的特定偏向,甚至离真实有一大段距离。

质言之,即便非常强调客观的科学界,也曾发生过几单因科学家太过相信既有的发现、程式、观点和理论而判断错误的例子。最著名的例子之一便是爱因斯坦否定“量子纠缠”的可能性。无论如何,科学界毕竟已建立了非常严格的知识生产“检验”和“品管”程序,所以就算主观性的干扰仍存在,但大体上影响不大。

宗教信仰或左右知识

相对而言,宗教界就难以说准了。毕竟一般宗教以信仰为前提,所以知识的生产过程和结果,都必须考量到是否符合信仰的特定标准及原则。曾经,欧洲中世纪的所谓科学研究,的确都得设法迎合宗教信仰所定下的基本视野、观念和论述。当某些科学家发现大自然所揭示的真理,其实与宗教所宣导的论述有冲突时,若不苟且、回避一下,就会发生一些憾事了。

乃至,对于更“原教旨主义”的宗教界来说,知识本来就不必特地去生产。毕竟除却一些代代相传的基本生活知识,从宗教经典和修行中所得到的教诲、诫命、启示或感应,已是人类所需要的全部关键知识的最权威来源了。更多经典和修行以外的世俗知识,只会折损人类信仰的集中性、纯度和力度。

当然,相比于古代,今天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大体上已没那么单一、保守和封闭,一般人都会把宗教知识和世俗知识分开,两者并重。甚至,真理的来源也不再仅系于宗教,科学亦相对重要,连宗教界也经常要借科学的发现或论述来论证本身信仰的真实性及合理性。

无论如何,若说宗教已不能左右现代人对知识的态度,恐怕也不尽然。事实上,由于宗教经常赋予个人某种明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至有如在其人眼前架上了画框和滤镜,导致其所挑选的资讯和整理出来的“真相”,往往首先要符合如此世界观和价值观者。更甚的是,若其人关心的还包括宗教“利益”,那其所搜集和编织的知识,不论自觉或不自觉,也都要符合这利益。

职是之故,不奇怪我们身边总有些宗教信仰者或同情者,对某些事件和课题的看法总是有强烈的偏执性,部分甚至还动辄检视、批判、审判他人,觉得其所针对者是“冷漠”、“功利”、“堕落”、“愚昧”、“残暴”、“邪恶”等者。惟当然,如此偏执性也是其人的思想和言论自由,只要没逾越法律和道德底线,都属多元社会里难免的“日常”。

事实上,宗教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非总是教人沦于主观,乃至偏执,有时候其中所强调仁爱、谦卑、无我、和谐、平等、宽容、分享、牺牲,以及奉献等价值,诚是很好的社会“润滑剂”和“粘合剂”。只不过,可能某些信仰者或不自觉地更倾向于借用宗教来喂养自我的主观性和偏执性,并据之合理化对异己的否定,以至容易对社会造成隔阂、紧绷乃至撕裂而已。

郑庭河

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