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有爱心的人类,一般上对于有生命的物体,哪怕是植物,都会有一定的尊重。日前在网络看了一段有关日本人,很严肃的砍伐一棵枯死的老树余干视频,甚为感动。砍伐前他们聘请了法师,带领地主及众砍伐人员对著老树诵经膜拜后,才正式小心翼翼的将老树砍伐下来,很完整的吊上卡车带走另作处理。整个如葬礼般的过程,让观者脑中浮现出一个意念,就是人对植物“生命的尊重”。

从对生命的尊重,我们由此延伸到中国人家庭伦理方面的孝道,它是我们汉族的经典传统,是一个赖以延续家族血脉之崇高情操。

于此,我们不得不提两千五百年前,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即我们所熟悉之躬行孝道先辈、被后世尊称为“宗圣” 的曾参。曾参除了编写儒家经典《大学》之外,就是为人所推崇的著作《孝经》了。

“孝顺”绝非盲从

儒家奉行孝道案例甚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典故就是“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了。话说一天曾参协助其父曾点(也是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在瓜田里干活,被父亲误会砍断瓜藤,并被重打至晕倒。惩罚过程当中,曾参本以为他被父亲冤枉而不逃开,被重手打晕乃是孝顺父亲的行为,肯定会被老师孔子嘉许。

不料,曾参却为此被老师痛骂了一顿。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孔子说了一段曾参老祖宗夏禹的故事。禹的父亲若要找舜做事情的时候,舜总是在其身边候命,随叫随到甚为顺从;可是父亲要是想杀死舜时,他却逃得远远的不被父亲找到。父亲拿小棍抽打不是很疼,那就可以接受;但若要拿大棍子狠打的时候,那会闹出人命,故完全可以开溜,以免陷父亲于杀子之不义。所以儒家所提倡的“孝顺”,绝非是盲目“顺从”那么狭义的去诠释。

在现代的家庭里,亲子关系中的孝顺与尊重,又是怎回事?人们经常错误认为,为人子女者若要回报跪乳之恩,努力赚钱以改善父母晚年的物质生活即可。殊不知父母上了年纪,山珍海味、金玉满堂的物质享受已不是老人家所需。他们更期盼的,是家庭和谐,看著子孙成器融洽的生活在一块,温馨的帮老人家做家务如打扫房子洗碗碟;陪伴他们一块活动、聊天,说些让老人家开心的话,尽量让老人做他们喜欢的事,陪他们一块欢笑怡乐看电视,窝心顺从父母意愿,这才是真正孝顺。

有句俗话说得好:生前的尽孝,好过死后的皋祭。

曾昭智

生于1958年,毕业于马六甲培风中学、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曾任职工程师、企业主管,退休后从事文化艺术工作。著作有“清评调”、文章见各报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