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农历新年, 每个人都过得前所未有的不一样,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是我们都应该省思的时代,到底病毒想给人类一个怎样的反思?

今年,是很多人的第一次。游子们第一次就地都市过年,很多在新加坡与外国工作的人们有家归不得,乡下独居的老人盼不到孩子归来;我们隔空网络与家人团圆,萤幕上拜年,少了鞭炮声,少了亲戚拜访的欢笑声,新年旅行计划取消,连朋友亲人聚会也成了一种“禁忌”。

农历新年是华裔最重要的节日,尤其是象征著团圆的除夕夜,是多少个乡下老人家的期待。笔者夫家兄妹常年外坡工作,只有新年才有一家团聚的机会,也是老人家唯一一次看到孩子聚集一起的时候,新年前家婆就不停问,他们能回到来吗?知道机会不大后,眼神流露出失落的眼神,手里忙碌著准备年菜,口里依然念念著,“能回来一天也是好的”。

这个画面,相信也出现在许许多多乡下老人的家里,这是他们一年的期盼,是他们人生的重心节日,而如今因为一场疫情,剥夺了老人家一年唯一的守候,新年寄托著他们太多感情和期盼。

一位在新加坡工作的友人告诉我,从来没有这样想家,守在新加坡一年的他,仅仅一海之隔的国度都回不了,回家的路变得如此奢侈及崎岖,我们一直视为理所当然的“回家相聚”,如今想来极为感慨。

在过去,我们常看到新春广告叮咛,呼吁在外工作的忙碌年轻人多回家看看家乡的老父母,年轻人工作劳碌一年,想到新年还得奔波赶路,导致一些人新年想好好休息选择不回家,而如今,一场疫情,让我们所有的人,都回不了家。

回家路非理所当然

对一些人来说,能回家,是一种爱的期盼,每年吸引著游子都愿意春节长途跋涉,回来家里吃著父母煮著小时候味道的菜,那种家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老父老母安慰的眼神,然而今年的新春团圆,只能隔空相聚,彼此在电话的另一旁,一切变成了“碰不到的拥抱”。

我们可以尝试以另一个角度去看疫情下的挑战,这个疫情让我们知道,回家的路不是如此理所当然,我们终于了解了“有家归不得”的滋味,也让我们大家要多珍惜家在人在可以回家的日子,疫情后我们一定要多多回家。

而回不到家的游子,记得要三不五时与家里老人多联络,一个视频,一通电话,一个语音,都给家里的人传达一个讯息,那就是“放心,我在这人过得挺好!”

今年,我们大家都回不了家,但我们可以集体抗疫,努力让回家之路不再遥遥无期。

林艾萱

毕业于博特拉大学大众传播系,拥有18年媒体经验,曾任职多家报馆记者及乐活志主编,现为自由文字工作者及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