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小增建的核心问题,在于机制。机制的核心,则在标准作业流程。当初95%的华社之所以一面倒,使尽洪荒之力支持希望联盟,部分缘由乃是相信执政以后,张念群可以“做给你看”,示范新马来西亚的民主、公义、多元、平等。

没有想到,江山既变,窠臼依旧,桎梏不改:沉痾宿疾,兜兜转转;歹戏拖棚,又双若缀。在朝两年,经常搞不清楚状况;大选前国阵宣布的10+6方案,磨蹭拖沓。不但这样,当中的陈嘉庚华小准证,甚至转予关丹中菁二校。

大事做不了,小事做不了乎?由此可见,马智礼博士当初口口声声推崇的芬兰教育云云,其实只是意思意思。否则,自当参考这个北欧小国,全面支援6%瑞典语学校之行。

暂且不论这是怎么一回事,据此而言,显然的是,希盟时代,华小不增反减,也就算了;可是拥趸殷切期待的增校方程式,偏偏不见踪影。一切既然照旧,政权易手,只有两个国会议员的马华,岂有可能立马逆转?

眼下一言难尽的困窘,不是新山武吉英达培才华小的教室,到底共有24间、36间或是48间,而是预算课室配额的基础和圭臬何在?同样的,高调追查2000万津贴的有无,最终恐怕也将发现,原来这笔钱不在国库编制,乃是单一特别拨款。

换句话说,不论国阵、希盟或是国盟,其实都没有遵照指引规划的既定准绳。尽管两岸各州的城市人口,不断急速增长,当地社区的华小需求,往往没有相应地增加。五年为限的国家发展计划,总是不及时代的变化。

不幸的是,虽然在任两年,对建校工程的建议,张念群仿佛不当家也不当权,始终没有任何头绪;遑论提出增建华小的梗概和矩矱了。卸任在野,继陷泥沼,原地踏步;她纠结的,像对嘴秀:没有新意,只有刻意。

杨善勇

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