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国防部长宣布在雪兰莪六个县落实行动管制令(MCO),同样属于红区的吉隆坡虽然不在宣布对像中,但实则被6县包围,形成5月围城的画面想像。

5月5日,防长再增加行动管制令地区,包括吉隆坡、霹雳、登嘉楼以及柔佛州属的数个地区。

一项简单的宣布就引起民众许多问号,批评政府一天一点挤牙膏式政策宣布带来的混淆。

这是抗疫15个月以来,第三个MCO,但我认为这存在滥用MCO名号之嫌。

若你还记得,我国人民在2020年3月18日的集体回忆就是最严格执行行动管制令(MCO),随后放宽的有条件行动管制令 (CMCO),复原行动管制令(RMCO),而在MCO之前则有禁止出户的强化行动管制令(EMCO)。

可是,对照MCO 2.0 和目前的MCO 3.0标准作业程序,却不再如MCO 1.0那样的严厉,反而是游走介于MCO和CMCO之间的模糊地带。

它不再是民间所认知的那个严格执行的MCO。 我曾在4月份的专栏中强调,落实行动管制令并非抗疫仙丹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longmen/2021/04/15/405100,但一而再,再而三落实宽松的MCO,却是疫情飙高,人民防疫麻木的催化剂。

我们绝对明白政府必须在保民和保经济上取得平衡,但作为领军抗疫的重要角色,政府却在经历一年后仍宣布离地政策。尤其是,政府祭出禁止跨县的政策,以为著路障重现,但目前大家手持贸工部的通关批文,欠缺政策执行的一贯逻辑,浪费警力资源。

笔者浅见,政府应该著重保护雪州北部疫情较轻三县,禁止跨区到这些地方。

同时应该正名行动管制令宣布,以收紧CMCO为主。例如禁止堂食,要求人民遵守标准作业程序,一旦两周后的疫情趋缓,则考虑放宽至二人堂食;若无,则继续禁止。此举让人民知道生活的自由和经济运作,紧扣自己的防疫态度,达到互动效果。

有个社会实验供分享。印度的交通除了混乱,日以继夜的鸣笛声响彻云霄,是全球其中一个重大的声音污染。孟买警方进行一项实验,在交通灯上安装感应器,只要鸣笛声量增加,就增加绿灯倒数,意味著要等红灯转绿灯得等更久。

实验开始,当绿灯通行的倒数时间进入10尾数,司机们开始鸣笛,提醒通行,但这时交通灯上的分贝感应就开始增加,导致倒数时间又跟著增加。后来陆续有人发现这个现象,就开始呼吁旁边的司机切莫鸣笛,否则功亏一篑,继续等候。

孟买警方说,若您不介意等候,请鸣笛;我想换做马来西亚,应该是如果您不介意经济重创,请继续趴趴走。

张盛闻

马华总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