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马智礼一个推特推文下来,2019年开始的小学一二三年级不用考试啦!

这在欧美国家已经普遍不及的政策,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已经略有所闻。甚至,荣誉教育体系榜首位置的芬兰也早在数十年前就摒弃了考试制度。

那么,问题来了。不需要考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家长该如何追踪小孩的学习进度?校方又该如何编排出精英班和放牛班的学生?从网民对推文所产生的两极反应,不难看出大家对政府向西方取经的手法有所保留,毕竟这“无考”文化在我国可是头一桩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他人“无考”体系下的成果吧。芬兰的学生无论是在数理还是语文的表现都在世界充当领跑者的角色。移除了考试制度,小孩能够在较为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学习,老师也因为少了绩效指标(KPI)的压力而被赋予授课的自由。

在行政上,学校亦不需再处心积虑的强推小孩的学术表现来增进排位,这将有助于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学习机会。

“话虽如此,西方教育系统不一定适合我们亚洲人嘛!”

面对类似的反对声浪,我国更需要的是开明思想并倡导一种集各家所长于一身的风气。马来西亚身为一个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能够像先进国从容学习可以让我们在迈向文明的同时少走冤枉路。正所谓万事起头难,教育改革并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情,归根还是需要全民的支持和配合。

与其过于忧虑“无考”制度所会带来的未知数,父母这时更应该定位思考自己在这改革上所扮演的角色。时代已经不同了,传统科举考状元的制度只会造成更多的填鸭式教育。家长真正需要注重的是培养孩子不断学习的兴趣,让新生代在面对任何环境都能处于泰然。

“高等”教育从来就不在于学生是否能获得全科优等,而是根据每一个孩子的专长来激发他们的潜能,进而掌握他们成长的关键。政府都换了,我们对考试那根深蒂固的执著,不换吗?

徐孝豪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