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穆斯林连线(ISMA)主席阿都拉再益发表“华人侵略者论”的政治噪音还在回响,伊斯兰党却“紧急U转”,展延提呈伊斯兰刑法;让很多政坛仙家跌了满地眼镜。然后?槟城武吉牛汝莪补选宣告开打,主角马华却弃战了。在政治噪音与种族主义群魔乱舞中,我们一觉醒来,今天又来到513种族骚乱事件45周年。

有关513事件的真相,曾经是这个国家的最高机密,官方和民间也各有说法。前首相东姑阿都拉曼1969年写的《5月13日前后》(May 13 - Beforeand After)似有所指,但未能畅所欲言;2007年,学者柯嘉逊利用英国档案局解密文件写了《513解密文件》一书,引起轰动和争议,他用资枓来佐证一项民间传说:513事件是巫统权力斗争的工具,目的是推倒东姑夺权。官方否认此说,但唯有等待更多解密文件公布后,才能一锤定音。

尽管这是发生在近50年前的旧事,但官方与民间对此事的看法完全迥异,不同种族的人们对它的理解也各有不同,难有共识。官方历史学者对民间学者的诘问无法给予清晰合理的驳斥,加上资料解密的限制,以及涉及各方利益,事过45年,我们对这起事件仍然无法取得共识。

但它却永远地影响马来西亚人,从政治到经济,文化到教育都无法逃脱513事件的诅咒。其中影响最大者,便是“新经济政策”(New Economic Policy)。

1971年,第二任首相敦拉萨推动的“新经济政策”旨在消除贫穷,增加马来人在经济上所占的配额。然而,这项政策却制造了土著与非土著的鸿沟,即使土著当中也并非所有人受惠,财富流向了与政府关系密切的朋党和寻租者(Rent Seeker)。不满新经济政策的百万非土著华人和印度精英先后移居海外,形成严重的人才流失。

2 0 0 9 年, 敦拉萨的儿子纳吉成为大马第六任首相后,却设立了“专才机构”(Talent Corporation),积极招揽世界各地的大马专才回国服务。而且,也推出了讲求效绩,避谈种族的“新经济模式”(New Economic Model),似乎要和乃父以马来人为核心的政策告别; “纳吉经济学”( Najibnomics) 和“一个大马”(1Malaysia)的形象工程,也使纳吉的“改革者”形象跃然纸上。

然而,巫统党内却不认同他的改革,也害怕“新经济模式”、“一个大马”破坏自己的政治与经济利益。纳吉唯有改变策略,不断推出各种满足巫统朋党的优惠。发展至此,“纳吉经济学”、“新经济模式”和“一个大马”等工程也就高山仰止;取而代之的,就是“一个大马,土著为先”的“新经济政策2.0”变形版。

近来的一系列种族与宗教事件,从阿拉字眼、伊刑法、天主教堂纵火、“华人海啸”、“华人滚回中国”、“华人侵略者论”、“第二次513”等言论,显然是政治利益集团的操作;在这种氛围下,原本决定删除官方表格须填写种族栏目的“内阁决定”,在土权机构威胁起诉政府后也紧急U转, 首相署部长拿督佐瑟恩都鲁为错误言论道歉。小小一张表格况且如此,更重大的改革当然就更难行了。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马来西亚要成功,就不能歧视非穆斯林”。513事件到了45周年、新经济政策搞了43年、大马成立5 1年,国民团结还是牛步蜗行;当政者不肯坦对历史,也就逃不过513的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