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区划分不均加剧该选举制度“赢者全拿”的特性,所以在近两届全国大选中,执政党均出现全国选票未过半即可执政的结果。

马来西亚选举制度是使用“简单多数票当选”(FPTP)制度,指在单一选区中,选民只需投票一次,不论票数多寡都由最高票者当选,即俗称的“赢者全拿”(winnertakes all)。

此外,选区划分不均加剧该选举制度“赢者全拿”的特性,所以在近两届全国大选中,执政党均出现全国选票未过半即可执政的结果,希盟及其盟党在第14届大选总得票率仅为48%;而第13届大选中,国阵仅获得47%的得票率,但却掌握60%的国会议席。

因此,公民社会呼吁检讨选举制度,像是重新划分选区或整理选民册等方式;但亦有学者认为,即使民主彰显“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精神,但在“简单多数票当选”下,所有投给落选者的票都沦为无用选票(Wasted Votes)。

在509大选中,半岛的165个国会议席有77位当选议员得票率未过半数,其中国阵赢得其中38席、希盟30席以及伊斯兰党获得9席。假设在第14届大选中,国阵及伊斯兰党支持者达成共识,互相支持对方候选人,希盟将无法赢得这30席,则变天无望。

对此,政治学者黄进发博士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坦言,巫统及伊斯兰党在509大选后的合流,完全是对应“赢者全拿”的游戏规则,因此需透过更换选举制度的方式,来扭转大马如今的窘境。

黄进发坦言,巫统及伊斯兰党在509大选后的合流,完全是对应“赢者全拿”的游戏规则。
黄进发坦言,巫统及伊斯兰党在509大选后的合流,完全是对应“赢者全拿”的游戏规则。

巫伊势必合作攻希盟

他补充,在“简单多数票当选”下,政党往往无所不用其极来赢得选举,像是巫统及伊斯兰党操弄族群政治,来突出族群受威胁的情绪,这都是“赢者全拿”选举制度的结果。

在他看来,希盟要避免丢失政权,需确保巫统及伊斯兰党保持竞争关系,但是在“赢者全拿”的选举制度下,这两党则势必会合作来对付希盟。因此,要让反对党趋向温和,应该改革选举制度,符合比例代表制的精神,则巫统及伊斯兰党则不需要合流。

“比例代表制”是根据候选人的所得选票比例来分配议席的选举制度,能够保障社会的多元意见,并解决无用选票的窘境。

因此,黄进发建议,将选举制度改为结合两种选举制度的“单一选区两票制”(Mixed Member Systems),让每位选民拥有两种选票,其中第一张为选区票,仍以目前的“简单多数票当选”进行。

纳吉错判形势

第二张票则为政党票,政党可以提名同样数额的候选人,候选人名单上有明确顺序,政党根据所获选票比例分配议席,依照名单顺序由候选人出任议员。这种制度就叫做“政党名单比例代表制”(Party-List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List-PR)。

黄进发解释道,在“赢者全拿”的游戏规则下,巫统及伊斯兰党并无过错,但却造成社会分裂。但是实际上,如今马来社会扮演决定胜负的关键,因为非马来选票都已集中在希盟,这也是如今社会的窘境。因此,倘若使用“单一选区两票制”,政党每张票都必须争取,因为选票都会化作为议席。

然而,他也坦言,要能够落实选举制度的改革,则得靠希盟意识到509并非民主的胜利,而是前任首相拿督斯里纳吉错判形势,认为与伊斯兰党制造三角战能分裂希盟选票,但最终丢失政权。

“我们不能期待下次大选,国阵会继续误判局势,但最重要的是,希盟支持者必须看到选举制度的窘境,才有望扭转日益恶劣的政治格局。”

单一选区两票制席 解决票席不均

2016年的选区重划引起公民社会的挞伐,使国人期待改革选举委员会能纠正。惟黄进发却建议,直接将选举制度改为“单一选区两票制”,来解决票席不均的问题。

尽管宪法规定选区划分应大致相等,但许多议席未根据此原则分配,黄进发举雪兰莪为例,最大的选区为万宜,共有17万8790名合格选民,而最小选区仅有4万863名选民。

不仅仅是州内选区人口分配不均,各州际之间亦有此问题,其中雪州平均选民人数约11万人,而彭亨却仅有约6万名选民。对此,他说,如今重划选区不仅是重新分区,还得重新分配各州的议席数字,所涉及的修宪工程浩大。

因此,他建议下届大选先以“并立式单一选区两票制”(Mixed Member Majoritarian,MMM)选举制度作为过渡,在原有222个选区席位基础上,增加政党席位以解决减低票席不均的问题。

增加每州国席更实际

他也建议,修改宪法第46条文,对各州席位分配改以方程式计算,以恢复“州际选区划分平等”。对此,他解释道,让每个州增加国会议席,将是更实际的做法。因为参考其他国家的例子,将议席从人少州属迁往人多州属,往往会引发前任或现任议员的反弹。

然后,在第16届大选中,再改以“联立式单一选区两票制”(Mixed Member Proportional,MMP)完成选举制度改革,以政党票调整议席的分配,让选票与议席达到高度符合。

“因此,全面增加议席,过低代表州属享有大幅增长来纠正偏差。如果议席增加能够确立这个原则,则往‘一人一票,票票等值’往前进了一步。”

在他看来,传统的选区席位,可以鼓励人民代议士深耕选区,而政党席位让政党排兵布阵更有伸缩性,也利于女性等少数族群在国会有代表。

惟他坦言,以如今政治时局而言,希盟应意识到“单一选区两票制”有利于他们,因为在比例代表机制下,不再是“赢者全拿”,这样也迫使巫统及伊斯兰党竞争。

在“简单多数票当选”下,政党往往无所不用其极来赢得选举。
在“简单多数票当选”下,政党往往无所不用其极来赢得选举。

比例代表制助打破族群政治

当前政治时局下,族群裂痕日益严重,且巫伊两党也成立特别技术委员会,正式展开合作。对此,黄进发认为,比例代表制有助于非族群性政党的崛起,打破族群政治的迷思。

他指出,当国内政党都以族群作为区分,让非族群性政党难以发展。但在比例代表制下,非族群性政党才能突围,则可透过其他课题,如经济、环保、卫生等课题来引起社会共鸣,淡化族群分裂。

他也以台湾绿党为例子,该党的政治主张保护环境、生态平衡及注重草根民主等。但在我国政治现况,将难以在我国立足。

此外,在他看来,我国需要改革选举制度带来改变,而比例代表制对马来人有利,尤其马来社会现在正在分裂,而在多党竞争可让马来社会不必因竞争,而担心大权旁落的情况出现。

“从马来人角度看,倘若下次巫统及伊斯兰党获得超过60%的选票,但却因为分裂而一无所获,试问马来社会能够接受吗?而在比例代表制下,能改革不会严重伤害马来人利益。”

他也补充,虽然华社往往会反感这说法,但华裔选民必须意识到,民主社会的关键往往就是人数,无法避免让多数族群作为主导。

“尤其华社现在面对的窘境是,两大政治联盟仅有一方善待非马来人,实际上华裔选票均集中在希盟身上,因此将选举制度改为比例代表制,即使无法扮演造王者的角色,但华裔选民却可在组织政府的过程,获得谈判的筹码。”

考虑国情 修正不足

独立民调机构研究经理陈承杰认为,“赢者全拿”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代表性,因此认同“单一选区两票制”的选举制度,因为能够扎根基层的人民代议士,亦可选出认同意识形态政党的议员。

惟他坦言,在进行选举制度的改革,仍然需要公民社会的更多讨论,但我国欠缺这方面的专家。除此之外,政府内部目前也对选举改革持两极化意见,部分领袖认为重划选区即可,但亦有思想进步领袖认为,我国需要更具代表性的选举制度。

在他看来,现阶段政府应修复现有选举制度的不足,例如更新选民册及重新检讨选区划分等。再来,则是探讨现有选举制度是否具备代表性。

陈承杰指出,现阶段政府应修复选举制度的不足,再探讨选举制度是否具备足够代表性。
陈承杰指出,现阶段政府应修复选举制度的不足,再探讨选举制度是否具备足够代表性。

参考英国选举机制

“无论哪种选举制度,我个人强调,新制度是否能够具备更大的民意代表呢?依我国多元社会结构,是否考虑参考新加坡透过制度保障少数族群的权益呢?”

此外,他亦提及政党内部的民主机制,建议参考英国政党党内初选机制,即各党安排候选人前,需要透过选举来决定候选人。

“社会谈到选举制度,往往忽略党内民主,好像当今两大政治联盟国阵及希盟,各成员党往往因为议席分配,即使有更合适的候选人,但也无法代表上阵。”

另一边厢,希盟宣言内阐明改革选举制度的承诺,惟他认为,即使改革无法达到目标,但是否朝向正确方向前进,都需要公民社会的监督。

他也坦言,如今资讯爆炸的年代,选民对改革显得更加没耐心,选民往往都仅在各自社会接受讯息,这也使社会沟通更加不容易。

选举制度不利小党发展

“简单多数票当选”的选举制度有助于促成两线制,形成两大政治联盟,使小党难以突围而出。最新的例子就是在士毛月补选中,社会主义党仅获847张票,痛失按柜金。

对此,时事评论员蓝志锋认为,选举制度限制小党的发展,且国人未意识第三势力存在的必要。

“此外,我国第三势力往往都是从原先两大政治联盟分裂出来,并非是以意识形态而诞生;再加上如果没有魅力型领袖,难在我国的政治环境下取得发展。”

在他看来,唯有改变选举制度,第三势力才有望成长。因为现实情况而言,有志人士仍以两大联盟为首选,或者以非政府组织作为发挥的平台。

蓝志锋认为,选举制度限制小党的发展,国人未意识第三势力存在的必要,第三势力才有望成长。
蓝志锋认为,选举制度限制小党的发展,国人未意识第三势力存在的必要,第三势力才有望成长。

另一边厢,蓝志锋认为,地方政府选举是第三势力发挥的好平台,能藉以展现政党施政能力,在地方立足后逐步壮大。他也以民政党为例子,创党初期仅活跃在槟城,后来才扩展为全国性政党。

虽然选举制度改革需要时间推动,可是政府目前所展现的政治决心不足。因此,他认为,希盟要尽快交出成绩单,尤其选举委员会成员的新成员,大多都对选举制度有所认识,应该更积极推动选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