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进步的过程,是怎样的?最初人们认为,科学进步是科学成果不断累积的过程,但是后来孔恩(Thomas Kuhn)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孔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指出,虽然科学看似累积进步,但是实际上在这些过程之中,还有更加重要的科学理论框架的变动。

当现有的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越来越多,将会促成科学家尝试修改理论,甚至寻求一套可以同时合理解释新事物和旧事物的理论框架。当新说法出现,并且获得大部分科学家的承认,新的一套科学理论框架将会成型,进而使得理论框架转移,不但解释了现有现象,同时也为未来科学研究指出路径。这种变动发生过好几次,例如牛顿和爱因斯坦所提出的理论,就是重构了物理学的理论框架。

抱持存疑态度

《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后对人文与社会科学影响深远,其论述不但被人不断讨论,至今仍然为人津津乐道。但是孔恩的说法背后,也指出了科学革命的一个重要关键——对事物抱持存疑的态度,并寻求对事物的合理解释。合理的解释是建立在科学方法之上。也就是以理性为基础,并且有逻辑与证据来支持。但是如果没有对事物抱持著疑问态度,就不会主动寻求合理的解释,进而推动新的科学理论框架的形成。

换言之,存疑的态度不但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因素,同时也和理性、逻辑、证据等一样,是科学方法的基础条件之一。

马来西亚许多人对于科学非常崇拜。社会上,对于理工科的重视,并且认为成绩最好的学生必须要念理工科(看看几乎所有成绩最好的学生都是念医科),甚至几年前国阵政府还计划给予理工科学生享有学杂费的优惠等等,都一再显示我们这个社会多么重视理工科。

与其说对科学重视,不如说是对“实用性”的重视,并且这实用性是建立在能否赚钱的基础上。如果某学科无法带来任何金钱,则认为这学科不实用,进而不重视。所以理工科毕业的各类工程师和医生,都因收入高而成为理工科实用性的代表。但如果是有关基础科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研究,则因为无法带来丰厚收入而不在这实用范围之内了。简单说,我们重视的是科学所能带来的经济效应,对于真正的科学与科学方法,却根本不喜爱,甚至反感。

因此,我们的社会是爱实用(而且只是可以赚钱的实用),而不是科学。看看我们的社会对于科学和科学方法的态度就知道了。除了对于不能带来收益的科学藐视之外,也不真的相信科学。例如酸碱体质说就得到许多人的推崇,可是后来却被发现其实是以科学之名的伪学说,但是还是有许多人深信不疑。

藐视科学

此外,人们也常常藐视那些以科学方法为基础的说法(从理性出发,有著坚实证据和逻辑的说法),甚至认为把那些经不起推敲和诉诸情绪的说法当成了真理。这现象不止是出现在前述所说的科学中,也出现在笔者所擅长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中。例如一些人认为柔佛古庙是建于1810年,不但深信不疑甚至还公开宣扬这种说法,而忽略了现有证据只证明了柔佛古庙是在1870年或之前建立。

这种对于科学和科学方法的藐视态度,也蔓延到社会议题上。例如最近的废除强制性死刑争议,已经多人多番证明废除强制性死刑的必要性,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还是抱著只是诉诸情绪的反对态度,对于诸多建立在大量证据和逻辑的说法和真实个案不屑一顾,对于事情完全没有所谓的疑问。虽然我们这个社会嘴巴上说喜欢科学,重视科学方法,但是实际上对于他们却是一点都不爱,科学方法中重要的存疑态度几乎不存在,更别提理性、逻辑和证据等等。要改变的话,需要的不单是教育改革(教育学生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和事情怀疑态度),还必须允许不同想法存在,并且也给予质疑的空间和理性面对的态度。不然,我们对于科学和科学方法的认同,就永远只是口头上的说辞,骨子里却都是对它们的藐视。

庄仁杰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专长为中国近代史、东南亚近代史与海外华人史。目前研究以吉隆坡和新山的华人社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