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曾赴英国打工旅游,当时虽仅领著5英磅(约27令吉)一小时的基薪,但基于英国的生活水平若以当地货币计算,物价不高,手上领个50英磅(约270令吉)可以让你买上满满手推车的物品。
而回国后,发现手上拎个几样东西,可能50马币都不够支付。
我国近年来,特别是政府在2015年实行消费税(GST)后,物价涨幅飞速,一旦涨了价的物品,要他下价几乎是难如登天。即使2018年取消GST后以SST取代,也不见得物价有回调现象,加上加薪幅度与通货膨胀不成正比,人民的生活几乎都一直在水深火热状态。
根据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光辉合益集团(Korn Ferry Hay Group)在去年于我国进行的调查显示,薪资上涨的幅度平均为1.3%。一般打工族平均加薪幅度根本赶不上通胀率,工资待遇与物价不成正比,导致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财政部长林冠英日前建议国家银行与雇员公积金局设立生活成本指数,以更好体现国人生活成本的浮动,也让薪资调整更为公平,这虽是一项不错的政策,然而问题不仅是调薪的幅度,通货膨胀才是让人民变成穷忙的根源。
人民面对生活成本高涨是不争的事实,以一个新新职场人来说,月领2500薪水,工作需要用车,租金交通费衣食住行几乎都用掉了70%,如果物价的涨幅继续攀升比起薪快,很快的,很多人几乎都会陷入“负收入”,就是每个月可能还得依靠老本生活。
因此在通胀的时代,政府不应仅是将问题丢回给雇主承担,政府可做的远比雇主还多,比如努力把国内搞好经济,吸引外资前来,采取方案提供企业优惠奖励,让本地零售活起来。
扩大财政援助目标
政府也应扩大财政援助目标,包括建设更多的可负担房屋(解决国民房贷过高),多建设公共交通让人民不需要买车即可方便通行(而非把资源拨研发第三国产车),降低个人税收(增进市场的现金流)。薪水不是你要雇主加薪就加薪,这也必须考量到雇主的承担成本能力,否则羊毛出在羊身上,加薪成本增加,到时候也是引来另一波的通货膨胀。
此外,通胀对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许多不确定性影响,包括日常用品、水电费、食物饮料、设施服务及医药品等等,因此尽快实行方案控制基本衣食住行的物价,才能让我们的钱不会因通胀而蒸发。
个人言,除了等待政府,我们也该采用不同管道来增加收入,考虑将收入多元化,包括兼职(开源)及减少不必要开支(节流),精明使用一些现金折现的信用卡来提高现金流,自控花费,同时要懂得更有效管理自身的财务,把消费习惯转去投资领域。
要知道,薪水及通胀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尽早学会财务规划。在如今薪水赶不上通胀的时代,学习如何让钱财“保值”已经是我们生活的必修科,了解正确的理财观念,提高本身的理财意识及了解家庭消费模式,才是当今时代的生活法则。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