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部电影我很喜欢。
1989年入围奥斯卡最佳电影的《Dead Poets Society》。中国译名很直接《死亡诗社》,反倒台湾与香港都取意译,无论是《春风化雨》或《暴雨骄阳》,温柔或激昂,都不失励志。
故事讲述在一间教学传统且守旧的学校,突然来了一个新文学老师。他一反常态,不按课纲教书,反而专注让班上探讨思想,解放学生对未来人生的想像。
在第一堂课,他就带著学生走出教室,浏览校史楼内的照片,要他们聆听死者的声音,领悟生命的真谛。他甚至撕去课本前言,转换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始懂得摆脱大人的期许,转而了解内在更深层的兴趣和目标。
校方固然对老师教育方法十分反对,后来校园也发生一些事,导致老师的努力受挫。不过,最终学生仍深深感受到老师一直付出的爱心与耐性,而这份深厚的信任情感,当年也感染无数的观众,并成了教育界高度推荐的追崇标杆。
了解现代社会悲剧
另一部是2010年日本电影《告白》,调性则与上一部完全相反。
故事采用倒叙方式,叙说一名女老师的复仇计划。她发现3岁的女儿在校园游泳池溺毙,虽然警方判定为意外,但她不相信,并透过私下调查,发现了女儿被学校里的学生害死的秘密。
当她说出实情时,课室内一片喧闹,学生全都不理睬老师,直到老师慢慢透露已执行的复仇计划时,学生才一个个变沉默及恐慌,并斥责身为教学的老师,为何却如此黑暗残忍。
电影透过不同角度探讨少年犯罪外,也全面带出现代社会的教育与家庭缺失问题,包括校园霸凌、怪兽家长、媒体乱象等。而老师的复仇究竟是惩罚还是矫正,电影也没有真正定论,只是让观众看见“老师也是母亲”,透过不同的换位思考,让观众多角度去了解现代社会悲剧。
近期学生辱骂老师、老师惨打学生、家长跑去报警的事,网络上争论不休,大家都站在各自的立场去辩护。这些过程,不禁让我想起上述两部电影。
两个年代,两种对待方式,我无法说出对错,但察觉到里头的同样论调——学校与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教育成效无关分数
《Dead Poets Society》里拥有一个好老师,他不仅在教学上循循善诱,也希望透过自身的行为举止,成为学生一辈子的人师。尽管无法改变体制,但知道教育的本质从“启发心智”做起;纵然无法在教学上获得实质的分数认证,至少为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累积耐心与判断。就算无法在社会顺利赚高薪或成名,但学习到的尊重与珍惜,却已经是学生一辈子找到心安踏实的最好礼物。
《告白》则运用“以牙还牙”的方式,让学生对伤害他人的事感同身受。尤其电影把学生塑造成由家庭溺爱出来的目中无人模样——无视教育体制,只求及时享乐——最终遭到暴烈式的处罚,大部分观众是大快人心的。
但这是最好的方式吗?这样做固然可以解决个案,让相关的学生得到教训,但其他有同等行为的学生也能改变吗?腐烂的教育体制就能从此瓦解重建吗?对于上述疑问,我没有笃定的答案。
我只知道,每个年代都有特定的问题,但所有的事绝对不会是单方面的事。学生在学校出了状况,老师、校方甚至是教育部有责任外,家庭也无法逃脱责任。
比起消极地只懂归咎与责骂,为何大家不耐著性子,心平气和地把所有事情摊开商讨对策?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社会已经严重资本化,所有事情都必须讲求分数,仿佛那才是最好的绩效制,却忘了教育的过程与成效往往看不见分数,而是只有一种精神与心态。
当大家不断鼓励竞争,要求每个人的功课都不输在起跑点时,孩子都以为成绩达标才是生命的一切,就算道德教育考高分,都会认为那只是教条式的考试题目,而非生活上必须严格尊重的座右铭。
最终,一切都会无止境地成了社会新闻,无止尽地看见网络上各种伪正义,却没有人能理解,教育是一个集体合力解决的功课,而非各自努力说嘴就能达到的愿景。
你选择春风化雨或残忍告白?这不是教育界应该思考的问题,每个人都该好好静默想想想。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