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被诈骗的族群不一定都是无知,而是信赖。

近期国内又爆出两单大型诈骗案,它们看似不同性质,实际上却有著同样诈骗手法。

其中一个是透过“拿督斯里”及“总裁”介绍,以投资各项政府发展计划为由,包括将进行填海计划、外劳村、私人码头及房地产等,让投资者将资金注入一家基金投资公司。

投资方式是以“拆分”进行,即每名投资者以最低投资额100美金(约4200令吉)至最高投资额3万美金(12.5万令吉)进行投资。

投资单位给予投资者的承诺,是每6至8个月可获得投资金额的45%;而45%又分为20%的现金回酬、23%的积分,剩馀的2%则作为慈善基金用途。

结果,超过500人投入近1000万令吉在这家基金投资公司,最终两年内却分文未得,血本无归。

太信赖引介人士

另一个诈骗案是透过“企业课程导师”引介,投资在中国一家餐饮业,他们亲自考察,发现该餐饮业甚有前景,加上回酬高,进而数十人纷纷投入百万资金。不过1年后就没有收到分红,而且资金投下后餐馆也未开业,结果集体愤而报警。

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拥有庞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并非典型的老鼠会,它们拥有实体发展,并非只是单纯层层上缴的金字塔式骗局。但为何不少类似计划最终都成了骗局,连许多老马识途的投资者都摔跤?

理由很简单,关键在于他们太信赖引介人士。

很多时候,这些引介人士都拥有特定社会阶级,生活奢华且人脉广,因此只要这些人开的口,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有特定的可信度。

同时,这些计划不像老鼠会,拥有引介推销压力,才能维持多层次的传销结构。当有名望的引介人士只说需要拿出一笔钱,不需要向其他人推荐,就能坐享其成等待回酬,少了老鼠会的牵扯疑虑与压力,固然也会让许多人自愿掏出钱来加入。

持侥幸心态

最重要的是,很多人都有种侥幸,认为就算这个计划有问题,这些名望人士也逃不出社会的“集体关注”。这时就变成某种心态,认为“没有那么笨的人会冒著如此大的风险诈骗”。而恰好是这种判断盲点,变成了许多诈骗集团的下手良机。

尤其在法律对这种投资计划仍有漏洞的情况下,导致最终投资破局,肇事者依旧能逍遥法外,任凭投资者透过任何法律追讨也无果,最终也只能自叹倒霉。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投资者都不是没有投资经验或知识的群众,有些还是已经有数次投资经验的商场老鸟,会掉入如此低级的商业陷阱,就是因为自以为拥有过人的经验累积,而且总意味财富累积后,自己已经晋升成为上流阶层,而这些资金庞大的投资机会是一种“身份认证”的资格,这种自我催眠的优越感,才会让理智线在重要时刻断掉,跟随其他人的投资热潮,成了最终掉入山谷的羊群。

投资需靠自己

某种程度上,这些人也是败在自己的贪念,一种认为只要有“名人背书”,一切交给专人处理就会没事的侥幸。他们贪的是不用太仔细做功课的捷径,一种有名人就能使得鬼推磨的幸运,在这种利欲熏心的结果追求,自以为是等待收钱的螳螂,自然也免不了成为麻雀的午餐。

投资这回事,有时还是得一步一步自己认证。除了拥有投资知识外,如何确保对方提供的资料合法合理,是否真的找过政府单位验证真实,还有破局后的风险归咎等,这些永远都是投资者无时无刻要谨记的信念,否则若凭借“熟人”或“名人”推荐就加入,最终被烤熟了也死不瞑目了。

郭朝河

超斜杠青年,乐观豁达,臣服天命,悠游穿梭在时评、影评、乐评、旅游等的世界,用卑微的心经历人生。著有《在生活,藏一座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