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

因日军入侵而导致各地方华人社会的诸多文献遇上浩劫,绝大部份会馆资料或被烧毁或被丢弃,二战后即便重启会馆活动,先前的大多数文献记录已不复存在。大部华人会馆组织二战前留下的历史空白,多年来未被积极看待,会馆领导人束手无策,历史研究专家因没资源也不操这个心。

事实上,会馆梳理二战前的历史并非不可能的任务,只要找到具备历史研究基本功底者,透过会馆领导人或社群领袖在期间的社会参与事迹的梳理,即可推敲出会馆的历史。透过旁证足以梳理出贴近史实的事迹。虽然不能百份之百还原历史的真相,但就填补历史的空白则具有很大的助益。

旁证的取得需要大量的报章报导材料、其他组织的相关线索,以及留下的碑铭、匾额等文献资料。举例而言,二战前巴生最大的华人社群──永春人的历史概况,即可做为研究个案。位于巴生的雪兰莪永春会馆二战前的领导层及期间的社会参与,可借由共和小学、华侨树胶公会、福建公冢管理委员会,及五条路观音庙等等会馆留下的蛛丝马迹,加上早期《南洋商报》的报导(目前新国大图书馆扫描的报章资料,大大的降低了研究资料取得的难度),消化了相关材料之后,就有可能重塑巴生的雪兰莪永春会馆二战前的历史发展脉络。

当然,在研究永春社群时必须先掌握可被辨识的永春文化特征。永春人主要采取亲族移民模式,二战前巴生永春社群主要由肇永公李氏、石鼓卿园乡黄氏登进家、东关陈氏、鸿榜陈氏、岵山陈氏、上场颜氏等这族宗族已有大批族人移民而来。

在巴生华侨树胶公会的碑铭上140名发起人的名单里,可由上述这些永春人所属宗族的字辈谱去推测是不是永春人,透过这第一道工序进行过滤,已确认树胶公会半数发起人是永春人。借由这些永春树胶商参与社会活动的事迹,即能梳理出二战前巴生永春社群的发展脉络。

华人籍贯社群的历史脉络,除了需要透过各种途径进行开挖与整理,还需要研究热情与耐心,才会看到成绩。

郑名烈

华社研究中心董事,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