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任贸消部长亚历山大宣布将三层医用口罩顶价从一片80仙提升至一片2令吉。这项决定普遍引起了坊间的反弹,认为政府允许商家发国难财,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提高顶价,十分不体恤民情。希盟政治人物也没放过这个机会,前贸消部长赛夫丁在面子书上贴文批评,口罩顶价涨幅过高,目前,市面上口罩供应短缺,政府却还起价,并呼吁政府重新检视该项决定。

从前部长这个贴文和新任部长的这项决定不难看出,前者已经重新找回了当反对党的感觉,善用民粹来对政府进行抨击,而后者已经成功融入了行政体制,回归精英主义。民众一般对“起价”这一回事都会反感,承平时期如此,在灾难时期更是如此。

所以赛夫丁的贴文引起了不少共鸣,他更进一步提到,在他以部长身份最后一次与口罩生产商会面时,该群体并没有要求提高口罩价格。这里暗示著新任部长的软弱,或者是有官商勾结的嫌疑。可是赛夫丁没有提到的是,他最后一次以部长身份出席会议已经是三个星期前的事了,如今的第二波疫情冲击情况已经截然不同。

生产更多口罩诱因

实际上,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正因为口罩短缺,所以才需要起价。在疫情蔓延期间,口罩的需求量大幅上升,需求量上升导致价格自然而然的调涨。而政府设置销售顶价会让生产商失去寻找更便宜的原料进口,生产更多口罩的诱因。因为不管生产多少及多好的口罩,厂商都必须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将口罩卖出去。

在商言商,价格随著市场的需求增高而提升,才能真正反映出市场的实际需求。价格是市场需求的讯号,水涨船高的口罩价格会让厂商为了追逐盈利,积极及大量地投入生产,以满足高涨的需求。到时候无需政府介入,市场自然就会充斥著口罩。而市场充斥著口罩的时候,供需自然会达到平衡,而价格就会回稳。这就是自由市场的供需运作原理。

简单来说,政府设置口罩顶价,只会让“一部分”的口罩价格降低,而“市面上”的口罩却永远处于供应短缺的状态。为什么会说“一部分”的口罩价格及“市面上”的口罩供应?

让市价自由浮动

这是因为若口罩的顶价远远低于市场的价格讯号,则会出现黑市,以远比市价更高的价格贩售品质参差不齐的口罩。假口罩和贵口罩的新闻层出不穷,相信大家都有所听闻。

黑市的出现虽然可以解决一部分的需求,但却无法满足市场的所有需求,毕竟黑市无法大规模供应。

再者,目前全球的口罩需求高涨,口罩的原料价格早已水涨船高,此时若再限制厂商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销售口罩实为不合理。厂商面对高成本及低利润的生产

活动自然不会积极提高产能,甚至对政府所设定的产量消极应对。所以不管是解决口罩短缺、黑市猖獗或产能无法全面投入的问题,究其正道还是让市场价格自由浮动,以市场这“无形的手”让厂商积极投入生产,口罩供应及价格自然会回稳。

说到这里,新贸消部长亚历山大上任后做的第一件好事,就是大幅度提升口罩顶价至每片两令吉,这是前任贸消部长的不及之处。但是,亚历山大做的第一件坏事与好事相同,即仍然设置了两令吉这个顶价,走回赛夫丁的老路。

话虽如此,两令吉这个顶价的确比起80仙更加贴近市场现况,能够减少供需不平衡的现况。可惜的是,政府于3月22日宣布两令吉口罩顶价过高,于是政府将会重新调整至更低的水平。这反映出新政府走三步退两步,重新踏上希盟执政初期的U转政治文化。相对于两令吉,新顶价无法形成更大的诱因,让厂商或潜在制造商投入生产。

无论是大幅度提高还是降低顶价,都是让市场价格无法准确地形成生产讯号的因素。我们还是困在价格过低,供应不足的困境。所以还是让价格自由浮动,让厂商发个“国难财”,救救国难吧。

施惟茗

生于1995年,马来亚大学社会管理系毕业,主攻社会政策。对欧洲史、人类学与宗教学有著浓厚的兴趣。枪炮、病菌与钢铁,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