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政府行动管制政策,在家抗疫已经超过一周,和许多人也一样,我也把工作带回家,即使诸多不便,但在家工作这件事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滑著手机,看著每日新增病例逐步提升,已有千人染病,虽然隔著萤幕,但数字的力穿透了荧幕,加深我们的焦虑。

抗疫期间,网络也流传了不少贴文,从不同角度来丰富居家抗疫下的光景。一些教育工作者为了持续教学活动,采取了网上直播与学生们互动教学,解决了病毒“摧毁”教育这件事。这段日子里,足不出户,对许多人而言是苦闷的,他们利用网络直播来聊天、玩游戏、报平安等。由此可见,现代人著实离不开网络。

警察依旧在大道上设置路障,检查驾驶者出门的原因——找朋友这类的理由(成群聚会),一律免谈。至于其他理由,警察采信与否则是另一回事。反正,如无必要还是待在家的好,不然意外染病,家人可能遭殃外,还会被一堆网友谩骂,全无益处。

有不少医护人员发贴文,抗疫前线由他们来奋斗,而呼吁我们待在家里一起抗疫。我们确实应该感激挡在前面的医护人员,他们有身为医护人员的职责,我们也有义务减轻他们的负担。为避免加剧病情的扩散,除了在家以外,倘若出现病症也不应该谎报。有人因为谎报病症,而让接触过的医生与医护必须自行隔离。

如今许多新增病例与大城堡集会者有关,这些参与者应该自觉到医院接受检验,警方大规模追踪这些参与者,某程度上也是在消耗资源。

除了医护人员外,外送人员也是这时期被推为“伟大的职业”,冒著生命危险在外送餐,只为赚钱糊口。不过基于行动管制令,行驶在车辆少的大道上,或多或少减轻他们的交通风险。另一厢,一些非政府组织也组织起送暖活动,提供餐点给予流浪汉,帮助弱势群体度过饥饿。温暖,正是现在社会所需要的,愿意互相谅解也是。

处于人心惶惶的时期,假新闻容易滋生。无论是有意或无意为之,人们貌似低估了新闻的影响力,新闻的准确性会引起一连串的社会反应,让人误判了事情的过程、发展或源头,甚至出现假新闻下的受害者。像是口罩的价格、某地区病例增加、某人染病等。一切还是以主流媒体为主,道听途说则引来不必要的揣测。

望著相继传来的数字,我在想,4月后会怎样?政府会持续行动管制吗?如果是,那会延长多久呢?政府给出的理由会是什么呢?又会有什么措施来应对呢?这是接下来要面对的难题。

张兼荣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