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中旬以来,美国申请失业救济的总人数达到2645万,超过了自2009年11月以来新增的2244.2万个非农就业岗位。也就是说,美国在过去的5周内抹去了11年以来(美国历史上最长就业繁荣时期)的全部新增就业岗位。

此外,因为申请人数太多导致网站瘫痪和电话线路堵塞的情况,加上处理失业申请的员工数量不足等原因,实际需要申请失业救济而被拒之门外的人数可能额外存在890万至1390万人。

这意味著,自3月初以来截至本周,将近4000万的美国人失去了工作。这也为5月8日即将公布的非农新增就业数据发出预警讯号。因此,美国4月失业率可能达到16%甚至更高。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上周五预计,第二季经济年率将萎缩近40%,即使到了明年,预计平均失业率也将在10%以上。

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还指出,过去两周内,受到工作场所关闭影响的劳动者比例虽然从81%下降到了68%。但是,目前全世界超过4.36亿家企业依然面临生产经营风险。

与此同时,约有16亿从事非正规工作的人因此而面临收入减少的问题,此为全球20亿非正式工作人口的五分之四,接近全球33亿劳动力的一半。

报告内还警告,危机会使全球此类工人的收入减少60%。其中非洲和美洲的降幅高达81%,亚太地区下降21.6%,欧洲和中亚地区下降70%,如果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这些劳动者和他们的家庭将无法生存。

疫情带来经济冲击已经引发多年来未见的企业困境和破产浪潮。标准普尔全球评级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的12个月中,总计641亿美元(约2754亿令吉)的美国公司债务已降至选择性违约。估计在未来几个月中,这一数字可能会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达到的约3400亿美元/1.46兆令吉。即使在不太严峻的情况下,该数字也可能接近2000年代初互联网泡沫破裂后达到的水平。

从行业来看,受疫情冲击较重的产业也面对更为严峻的债务困境。高盛的一项分析显示,从3月初至4月9日,美国公司从循环信贷额度中提取了约2300亿美元/9884亿令吉。其中最大的份额(约17%)流向了汽车行业的公司,大约15%流向了零售商,10%流向了旅游和休闲供应商。

标普500指数较2 月份高位只跌了17%,但中位数股价较峰值却跌了28%。然而,在最近美股的反弹当中,美国股市的广度并没有随股市点位一起从低位反弹,目前只有不到一半的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在50日移动均线上方。

市场交易逻辑变了

美股前五大科技股“FAANG”, 既面子书(Facebook)、亚马逊(Amazon)、苹果(Apple)、Netflix和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目前占总市值的20%,比2000年3月份那时前5大股占比18%还要高。市场集中度大幅上升已经开始引发投资者在反弹行情中对后市的担忧。

观察过去在1990和2009年经济衰退之前,以及2011年和2016年经济放缓期间,市场广度都同样有所收窄。以往当市场广度急剧下降时,广度缩窄是可以维持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在此期间的市场回报率通常低于平均水平。而这次市场广度再次发出同样的信号,通常预示著将发生大跌。

在当前的美股中,一方面是科技股屡创新高;另一方面某些板块的股票跌跌不休。投资者在这样的市场中最为艰难,皆因逆市上涨欣欣向荣的科技股已经位高势危,另一方面,遵循基本面下跌的股票也不敢买,害怕“真熊”随时现身。

在这种时候,新的市场交易逻辑也变了,我概括出4点目前行业内大部分交易员适应市场后形成的新交易准则:

1.购买美联储购买的金融资产;

2.缩小股票的选择范围;

3.买入高质量股票和成长型股票;

4.避免投资与欧盟、新兴市场、能源及金融板块相关的股票。

美联储在本次会议总体符合市场预期,相比于3月15日的声明,此次会议美联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更为悲观,但没有给出前瞻指引。而美联储当下政策更偏向防止企业违约,而非通胀目标。美联储未来几个月的重点将从危机管理转向保持金融环境宽松。

这样的市场要持续多久,大部分人还无法预测,随著疫情封锁期的结束,也非常有可能成为股市反弹终结的催化剂。但目前来看,美股虽然上涨,但两极分化严重,市场结构不健康。这样的局面能否持续大家各有己见,投资者或许真的需要改变交易思路,摸准市场的新规律。

林卓锋

独立国际性政治经济金融分析师,为多家国际金融机构提供顾问,研究和培训服务。在金融市场从业超过15年,曾任香港某上市金融企业总监超过十年,同期兼任多家大学客席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