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个穷人,因生活所逼,不得已只好去当小偷。

某天,他偷偷潜入一户看似没人在的房子,偷窃到一半时,发现某间房间的床上躺著一个孩子,孩子不断颤抖,看似生病,嘴里嚷嚷想喝水。

小偷恻隐之心点燃。先是拿了一杯水喂孩子喝下,才发现孩子的额头非常滚烫,而大人依旧还没回来,小偷遍寻不著药物,为了拯救小孩,最终决定去药店买点药,回来喂孩子服下后,才放心离开。

2.某个女老师特别爱针对A小孩,因为他功课不好之馀,品性也不佳。上课时总爱捣蛋,走在路上会乱丢垃圾,道德教育几乎白上。

有次,老师下课走回家时,突然遇到一个陌生男人跟踪。她发现后加紧脚步,不料在某条小巷,仍被该陌生男人赶上骚扰。

正当老师以为要受到伤害时,没想到听到男人一声痛呼。一看,小孩号召其他同学前来保护老师,让坏人最终吓退逃跑。

3.她是个镇上被人唾弃的女人。

明明知道男人结了婚,还是不顾一切陷入不伦恋,导致对方差点妻离子散,而男人最终也决定回归家庭,留下女人独自承受众人辱骂。

某天,镇上某间房子莫名火灾,楼上还有个小孩被困,小孩父母虽然哀嚎,却还是不敢冲进去拯救。突然有个身影冲进火场,过了不久,小孩安然救出。

大家一看,英雄竟然就是这个背负恶名的女人。

看完这些故事后,你会如何评价这些人呢?

“道德、正义、善良。”若答案如此——恭喜你,你的世界好单纯,干净得犹如活在小学教课本。

“那答案是什么?”你不甘心反问。

我没有答案。

没错,我真的没有答案。

因为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完美的人,没有人能永远活得像学校传递的价值观一样,永远集齐道德、正义与善良活著。

这3组正面的人性价值观看似相似,放在不同的剧本里,其实就能看得出差异——有些人看似不道德,但不代表他不善良;有些人不够善良,但遇到大是大非的正义事异常热血。

有些人没有胆量走上街头支持任何社会运动,但每天仍会默默帮助弱势群体;也有些人站在社会运动的前线狂喊口号,回到生活层面却是个爱劈腿的渣男。

人性本复杂

所以,要透过单一事件评鉴他人,很容易;但人生从来都不只是个碎片,而是由许多碎片连串成的完整经历。

在这经历内,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经历与功课。有些人可能容易在道德取得高分,严守各种做人教条,但遇到正义选项就考验重重;有些人碰到正义就如吃瓜子那么简单,但意外地内心的善良与道德标杆可能不成正比。

更多时候,身份定位的不同,也会影响这个人的综合评价。例如小偷在社会上就是个典型负面的勾当,每个人会直接把他当作坏人来联想,但孰不知这个小偷在家是个好爸爸,因为失业没办法养家,才走上这条不道德的谋生之路。

人性本来就复杂,没有人能全然兼顾所有好的品质,想必大家都知道。但不知为何,每当一些事情发生时,许多人却忘记这个原生设定,总是会罔顾脉络,只选择相信当下的情绪,主观片面地看待事情。

过去这几年,社会许多事已变成了“只选立场,不听缘由”的价值判断习惯。每个人都只偏重在自己的价值观顺位,却忘记这种顺位在不同场景,随时也会成为别人眼中崩坏的理由。

对我来说,如果真的有什么值得去争赢的,答案绝对都不是道德、正义或善良,而是尊重;盲目附和苟同,随意否定抵抗,都称不上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唯有尊重,道德、正义与善良才能并肩活出来;少了尊重,再好听的正面价值都是废话。

郭朝河

超斜杠青年,乐观豁达,臣服天命,悠游穿梭在时评、影评、乐评、旅游等的世界,用卑微的心经历人生。著有《在生活,藏一座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