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选举尘埃落定,被看好的民兴党+打著消灭政治青蛙口号,看来成效不大,沙巴不少政治青蛙照样一登龙门,获得选民支持上台。沙巴前首长沙菲益无法引领民兴党+突围,败给沙巴人民联盟,其可能成为首位东马人出任我国首相的愿望恐将落空。

马来西亚政治随著2018年509大选结束,迎来的喜悦也只有短短22个月。在一个政治伦理沦丧的今天,注定马来西亚政治的波动起伏不会停止。

权力是一股春药,首相一职权倾一世,这帖春药人人吃了之后,都不想舍弃。马哈迪大意失荆州丢失首相职,结果要挽回局势为时已晚。作为一个政坛沙场老将,老马也有失算的一天。

509大选时,老马信誓旦旦只做两年首相就交棒给公正党安华,此安排符合当时希盟政治议程。但做了近两年首相,老马似乎尝到春药的兴奋,在快要满两年时,不断找许多借口以延长首相任期。安华知道时不我与,但仍然隐忍。忍才能驶得万年船,因此马哈迪表态年底亚太经合会议后交棒,安华也无意见。

但安华接棒前希盟内部早已暗流汹涌,引爆点却提前爆发,结果打乱马哈迪任相到年底的规划。喜来登政变是公正党阿兹敏派系与土团党慕尤丁派系连手击垮安华接班的计划。到底希盟丢失政权的罪魁祸首是马哈迪,还是慕尤丁等叛徒?出现许多不同解读。希盟最终倒台是个事实,老马辞首相职,与慕尤丁夺权互为关系,有因必有果,不能简单来理解。

安华一直想当首相,而马哈迪一直是其拦路虎。1998年安华政治生涯如日中天,只差一步之遥就可登上顶峰。但那时其光芒功高盖主,老马深感威胁,不得不先下手为强,以“肛交罪”作为武器,撤除安华副首相职务,并以此把安华打入牢房。

这二十年来,安华历尽艰辛,从高高在上的副首相到成为阶下囚,是一个活生生的政治悲剧。让国人见证了政治的心狠手辣,除了心寒,也想到改变。烈火莫熄的点燃成为国人政治改革的集结号,也吹响为安华平反最响亮的号角。

老马俨然是政治枭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安华却是虽千万人吾往矣,对政治不弃不离,而终点站当然希望有朝一日登上首相宝座。过去历任首相的交棒都没有出现大问题,但自从老马任相后,副首相接棒上位都充满变数。老马的历任副手,从慕沙希淡、嘉化峇峇到安华个个都没有机会更上一层楼,全止步副首相。其中安华更是吃尽苦头,早年政坛传闻有人用“巨款”劝安华远走他乡,离开政治,可享荣华富贵,但其就是不为所动。

安华拜相之路不会平坦,9月23日安华高调举行记者会,宣布国盟慕尤丁已经垮台,并声称本身拥有近2/3国会议员的支持,并要觐见元首报告本身拥有的“人头”以求变天。

无巧不成书,元首身体不适,留院观察,暂不见客。在这关键时刻,安华心急,元首心烦,慕尤丁似乎老神在在。但换政府岂是那么简单,更多的人在观望、怀疑,甚至纯粹“看戏”。按理把投向本身的支持者名单公开于世,确保无虚假冒名,就知道谁才是掌握多数议员的领袖。但碍于议员个个看风转舵,不到最后一刻,无法准确预知他们的最终动向与心态。

慕尤丁受制巫统伊党

我国政治上首次出现副首相一职悬空,这里已透露政治不稳定的因素。慕尤丁来自土团党,但受制于巫统及伊党,要讨好各方诸侯,确实不易。结果以委任四名高级部长来化解副首相职的空缺。这也看出,慕尤丁首相权力被挟持,副首相人选难产,基本压力来自巫统。

以目前政治形势观察,巫统最希望马上解散国会,这有利巫统与伊党结合后掌控的马来选票。但土团党却面对巫伊两党的挤压而难有作为。慕尤丁对解散国会心猿意马,就是忧虑其首相大位可能随著大选的举行而成了泡影。

当然现在大选对希盟+也未必能捞到好处。公正党作为多元种族政党,如果无法有效吸纳马来选票,也将从此在政坛沦为小党。估计行动党仍然能维持华人的忠诚支持度,解散国会应该不会折损太多议员,但要回到509执政时的辉煌,恐怕不易。

没有509马来大海啸席卷,就不会有改朝换代的历史创造。历史机遇有时是可遇不可求,可惜的是拿到政权后的希盟,没有不惜一切代价来贯彻希盟竞选宣言,而落入马哈迪“宣言不是圣经”的泥沼,结果败走政权不是因为“理想”受挫,而是内部权争,结果留下遗憾。

行动党动向起关键因素

安华做不做首相,事实上已不太重要。但安华要做首相的意志力却是令人佩服。如果出任首相后,安华是否真的是全民首相,还是一样沦为马来政治的附庸者?安华是否会放弃原则来与巫统结盟,令人关注。行动党已经表态,无法接受巫统,看来行动党的动向对安华拜相起著其中的关键因素,毕竟手握42位国会议员的行动党是其最大的政治资本。

在国民心目中,慕尤丁、马哈迪、安华、纳吉、阿末扎希、阿兹敏谁更适合成为首相人选?如果不是他们,又有哪些中生代可以推到台前而被寄予厚望?

沙巴选举结果,沙巴人民联盟成功从民兴党+手中夺回执政权,看来安华首相大梦也打了水漂。安华要能放弃追求首相的“我执”,他才可能为希盟+创造执政条件。有许多东西是过于执著就看不清大格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高度决定格局,到底执著于首相大位的安华有怎样的“高度”?

陈锦松

曾任北京英迪经贸学院常务副院长及驻中国办事处主任、南方大学学院国际学生处总监、UCSI大学中国区总监、新纪元大学学院招生处资深主任,报社社论主笔、杂志主编,先后旅居中国北京、上海、广州、重庆10馀年,现为独大教育中心理事及大同韩新传播学院文化事业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