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近期大马疫情持续反扑,这绝对是可预知的事。

放眼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疫情曲线能从高峰压低后,再也没有出现反弹的迹象。这是现代人首次遭遇全球性集体封锁的事,毫无前车之鉴,难免在防疫会有疏漏。

不过,大马疫情近期不断创下新高,除了部分来自于公共防堵措施的不当外,另一个问题则来自风险沟通的不足。

所谓的风险沟通,就是将“风险”进行完整评估后,再针对所有风险内容,向目标群清楚传达,以达到预防风险爆发的可能。

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除了卫生总监诺希山的专业应对外,其馀政府单位面对疫情的方式与态度,都与人民期望的相差甚远。尤其近期疫情不断创新高下,政府在采取区域封锁或学校停课等措施,都比社会期望的即时反应慢半拍,这不仅破坏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决定权,进而也影响随后的讯息传递效率。

很多人不晓得,当社会发生突发状况时,公众在关注或担忧事件时,通常只会著重在第一个讯息,而且理解或消化讯息的能力,会随著事件持续发生后,对原先讯息的完整度越来越模糊。

加重防疫成本

到最后,每个人都会偏重在负面讯息大于正面讯息,并会持续放大负面讯息的传递。以讹传讹下,往往最终在社会上认知的风险,可能与实际的风险差距扩大。

最可怕的是,上述所谓的风险,并非就代表危机核心。最佳例子就是近期沙巴州举行选举一事,在这种非常时期,政府仍要执意进行权力的游戏,最后导致政治风险延烧成另一场疫情破口的风险,令人摇头。

讽刺的是,在目前人手一机的高效率传播时代,风险讯息的传送最终往往模糊了主体。近来社交媒体上,部分内容农场为了赚取点击率,制作了许多夸大不实的内容包推送,将人民的视线引导到另一种人心惶惶的风险议题上,这不仅会无形增加社会的恐惧,也会间接加重政府推行的防疫成本。

毕竟,当社会关注的议题风险与政府防疫措施方向不一致,将令相关部门带来不必要的舆论压力,最终逼使首相三番四次出来进行“形式大于内容”的精神喊话。

若发生在疫情初期,此举还是有安抚社会焦虑的效果。但目前疫情来到第三波,政府仍贯彻这套软绵绵的关怀手法,而并非简洁引导人民到更具体的未来防疫措施或程序,这算是政府公关手法的失误。

当然,风险管理与沟通都并非是单打独斗的行动,而是讲求团队精神。无论是首相、部长、各州地方政府官员、军警到医疗单位等,都必须沟通良好,并针对所有会发生的事设立强大的预防措施。

不过,大马从今年起陷入了政治斗争危机,中央与地方政府为了政权僵持不休,也导致许多中央讯息与地方政府出现疏漏。

所有公共事务单位原本应该站在一起,以策略伙伴关系为民解决事物,结果最终在内部沟通矛盾下,不仅延迟许多政策的正常递交,政府之间的“朝令夕改”也使人民疲于奔命。

不一致的资讯内容,反倒增加许多公务员的贪腐机会,让他们透过混乱局面下制造各种借口,逼迫急于解决事情的人民不得已付出额外金钱来化解危机。

就算拥有最前卫先进的风险评估,最好的领导人,最擅长解决事情的专家,若没有一个有效沟通的团队与计划,最后也会一个风险的爆发,而全盘皆墨。大马从不欠缺各种人才,唯独公共政策缺乏了统一执行的默契。

若领导人能建立长期的信誉,透过专业知识与稳健团队,对每件事都进行有效风险沟通,那人民根本毫不在乎谁拥有政权。

问题是,有谁真正在乎人民的想法?

郭朝河

超斜杠青年,乐观豁达,臣服天命,悠游穿梭在时评、影评、乐评、旅游等的世界,用卑微的心经历人生。著有《在生活,藏一座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