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关注安华是在1974年。那一年,他以学运领袖的身份领导华玲万人反饥饿运动,结果在内安令下扣捕,两年后(1976年)才获释放。

在这之前的1971年,安华申请注册伊斯兰青年运动(ABIM),并通过ABIM组织,南下北上的介入示威运动,成为新崛起的伊斯兰青年领袖。当他被释放后,又重新领导ABIM,一时之间有5万名会员,简直把伊党挤在后头。

这儿有一段故事是牵扯安华和马哈迪的。事缘马哈迪在1969年被巫统开除后,他在1970年出版其成名著作《马来人的困境》,与东姑对著干。安华则顺应时机为马哈迪摇旗呐喊,向人群表达对马哈迪的支持。1972年,马哈迪重回巫统,但他与安华之间还没有来往。1977年,伊党被国阵开除,之后失去吉兰丹政权,处于低迷时期,曾邀请安华入党,但安华没有接受。

不过,在80年代初期,安华积极地介入民间活动。当时,政府提出修改社团法令,将社团分成两种:一是可以批评时政的社团,视为政治社团;另一种是俱乐部性质的,但不可批评政府和时政。当时,社团注册局竟然错误地将“盲人协会”列为政治团体,一时群情哗然。

在1981年时,反对社团修正法令的人群和团体越来越多,有各族的代表在其中,他们推举安华出任反社团修正法令委员会主席,这是安华除了在学运外,第二次在民间成为新一代的领导人。经过安华的争取,政府最后同意放弃修改社团法令,恢复原来的法令。这为安华加分了。

此时,安华看准时机,直叩马哈迪大门(1981年)。于是两人第一次面对面对谈,安华表明要加入巫统,马哈迪也乐见其成,因为他需要一位杰出且有知名度的伊斯兰领袖。安华的演讲魅力及他阅览群书的优势,很快得到马哈迪赏识。

1982年,安华被马哈迪派上伊党的选区(峇东埔),以考验他的实力。果然不负众望,安华漂亮胜出,即刻被马哈迪委为首相署副部长。接著在1983年,安华角逐巫青团长,把(前雪州大臣哈仑)的亲戚苏哈米打败,并出任文青体育部长。

安华绝对不是省油的灯,他的睿智;尤其是对伊斯兰知识的渊博,而成为马哈迪喜欢接近的其中一人。在初期,马哈迪但凡出国访问总会带上安华(见马哈迪回忆录)。就这样,人们也就“错误地”把他们形容为政治父子。

1984年,时任副首相慕沙希淡被疏远后,马哈迪组成了“内阁中的内阁”(慕沙在自传中透露的),成员有达因(时任财长)、沙努西(时任吉大臣)及安华(时任农长)。安华开始成为马哈迪身边的红人。

自觉有了老大的支撑,安华在1993年党选,被提名角逐署理主席,准备把嘉化峇峇拉下马。马哈迪知悉后感到不悦和不安,乃劝安华不要过快越级而上。但安华表明已是骑虎难下。这一年后,马哈迪对安华开始步步为营,因为安华崛起太快了,才入党12年(1981-1993)就成为党及国家第二号人物。

1997年,马哈迪告假两个月,委安华为代首相。刚巧在那时吹起亚洲金融风暴,从泰国到马来西亚,再到韩国和香港,其中受到重创的是马来西亚,货币大贬值,由原本是1美元兑2.50令吉,一跌再跌,跌剩1美元兑4.50令吉,甚至逼近5令吉。

根据马哈迪说法,当年安华准备接受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不锁定外汇定价,保留国际地位,但马哈迪反对,他提出暂与世界货币脱钩,只以3.80令吉兑1美元来稳住市场。

为了否决安华的建议,马哈迪在1998年解除安华党官职。当时的“罪名”是安华涉及不道德行为(鸡奸)。安华也为此付出坐牢的代价。讵料在2016年竟发生马哈迪与安华一笑泯恩怨的戏剧化逆转。

在协调下,马哈迪成了希盟(反对党)的头头,安华暂退一旁(因尚在服刑未获释)。

2018年,希盟居然成为执政党,马哈迪以92岁高龄重任首相,但他与安华的心病一直未能消除。表面上看安华在两年后,即2020年接任首相,但实际上,今年2月“政变”把一切都变了。因为马哈迪不愿交棒给安华。未想在今年9月,安华又宣称获得超过一半的国会议员的支持,要求变天。到头来又好像是一场空。在此时此刻,马哈迪又补上一刀说安华无能力解除金融危机,不会是好首相。马哈迪否定安华的“资格”。

看来,这两人的斗争是无止境的,好像他们的前世已是“宿敌”了。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谢诗坚

时事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