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晋升全国政治”

AB队派系斗争期间, 尤其是收购南洋报业课题后,林良实见证了我在柔州强大的基层实力。由于柔州中央代表占了代表占了全国中央代表人数将近16% , 因此柔州的支持力量举足轻重。于是, 林良实邀请我参加马华巡回活动,为柔州及其他州属的党员演说。

2002年杪,当时还是总会长的林良实主持会长理事会会议召我和黄家定一起到他的办公室。他告诉我,要做好准备上阵拉美士区国会议席,也承诺会推荐我出任部长或副部长。当时,黄家定也在场。

2003年,马哈迪提出的和平方案获会长理事会及中委会接纳。同年5月,林良实及林亚礼双双引退,分别辞去马华总会长及署理总会长职。当时,马华党员充满期许,希望领导更叠能结束党争。最后,黄家定和陈广才接棒,如和平协议所协定的,分别出任代总会长和代署理总会长。

黄家定成为党魁后,也私下向我承诺会在全国大选后,委任我为总秘书。坦白说,我并不是很乐意更换选区,离开峇株巴辖帆加兰州议席到拉美士国会议席上阵。我对柔州行政议员的工作感到自在满意。与此同时,我也考虑退出政治,毕竟我已经担任州行政议员三届之久,也担任过马华州主席。我深知,当我走入全国政治, 意味著我的工作将会更繁重,而且将被直接卷入马华党争。AB队领袖在党争时留下的心结需要时间化解。而身为A队阵营前锋的我,在党内获得委任和擢升机会,肯定会招来妒嫉和仇视。

2002年我受委为马华会长理事会成员,当时我已经是四届的代议士,担任马华柔州署理主席近10年,同时领导峇株巴辖区会17年了。我深刻了解,马华的党争永远不会停止。有时看似已停息,很快地又死灰复燃。这些党争通常都是源自权斗,而非政策和理念之争。

在拉美士上阵

2004年全国大选,我授命移师到拉美士区国会议席,取代林良实医生上阵。拉美士是一个半城乡国席,选民结构为47%华裔、15%印裔、36%巫裔以及原住民约2%。该选区原属于巫统,当时由前副首相敦慕沙希淡坐镇。拉美士是柔州昔加末县属下主要的橡胶生产地区之一,弃州攻国是一项大胆的决定。而我只是一名国席候选人新丁,却要接下重量级领袖林良实腾空的议席。林良实担任拉美士国会议员四届,他除了是马华总会长也是内阁部长。我想,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拉美士区应该受到良好的管理照顾。由于林良实公务繁忙,因此他把选区的服务工作委托给他的秘书团。所以,地方上的马华及国阵领袖和林良实熟络,但大多数的选民却很少和国会议接触。通常,林良实出席了选区的官方活动后,便即刻赶回吉隆坡。

在竞选期间,很多选民表达希望我中选后, 能拨出更多时间到拉美士,以了解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我也承诺,如果中选我会这么做,也坦言比起当部长的林良实,我拥有的资源非常有限。所幸,由于我当过一届州议员及三届州行政议员,这里的选民对我并非完全陌生。事实上,我在拉美士区国席属下的彼咯及三合港新村,遇见不少曾经让我看诊的病人。尽管如此,对当地的马华而言,我依然是来自其他区会的天兵,而天兵候选人通常会遭当地的马华领袖抵制。我很庆幸,马华拉美士区会的领袖和基层给我全力合作及支持。他们认为,如果我当选,我会有更多时间在拉美士服务。

很快的,我和当地巫统区部主席兼丁能区州议员拿督苏莱曼达哈,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我也和当地其他国阵成员党领袖合作愉快。拉美士马华区会主席陈国煌当时是彼咯区州议员。他是我的好朋友及政治战友。那一届大选,我的对手是行动党的女候选人郑月雁。两个星期的竞选期顺利进行,也很平静。投票日落在2004年3月24日星期天,我获得16469票,占总票数74 %。马华的整体战绩亮丽, 拿下31个国席,比上届大选多出两席。在219个议席当中,国阵拿下199席。在全国12个州属之中,国阵赢得11个州执政权,得票率从上届的57%增至64%。

首相阿都拉巴达威的良好形象,是促使国阵大胜的其中原因之他上任的首5个月内,高调大规模肃贪反腐,整顿警队内部,以及终止不必要的大型工程。此外,马华也展现了大团结。2005年党选时,曾经交恶的AB队阵营联手以一个团队出击,轻易地把两个高职的挑战者,即蔡锐明及其搭档陈祖排击退。1980年代的梁陈党争,把我卷入柔州的政治里;林良实及林亚礼的双林之争,再把我推上全国的政治舞台。党争落幕后,整个党也展现了新气象,就在这良好的氛围下,我开始了新的政治生涯,成为内阁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