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发达的年代,各种资讯内容、视频或图片,一旦透过网络流传出去,若是劲爆的消息,就会在短时间内遭到疯传,甚至迅速成为洗版贴文。

(槟城16日讯) 我们常说“眼见为凭”,在众多假新闻、假消息在网络上流传时,人们都会以有图为证,来证明事情的真相。

不过,随著科技的进步,Photoshop修图软件可以将一张照片改为完全不同的内容,已是很普遍,殊不知现在影片也可篡改人部面孔,尤其电影中的情节更是常见,几乎以假乱真,因此照片和影片已未必代表其真实性。 

去年4月在美国,一个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吐槽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是“笨蛋”的视频在推特火了,有200多万次播放、1300多条评论、被转发了2万6000多次,还收获了5万多个赞。

劲爆的是,视频的那些话并非奥巴马亲自说的,而是在奥斯卡以《Get Out》拿下最佳原创剧本奖的导演乔丹比尔(Jordan Peele),与美国网络新闻BuzzFeed首席执行员乔纳佩雷蒂(Jonah Peretti),一起自导自演的大戏。

他们这么做,是为了提醒民众有关AI智慧辨识技术可被滥用来制造假新闻的隐忧。

在马来西亚,本地影片剪接与后期制作专才们,是否也具备这种技术,而一般上,他们会用什么软件去操作?

一名不愿具名的影片剪接与后期制作专家林先生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篡改影片并在影片中进行移花接木是有可能的,但过程既耗时又昂贵。 

他说,短短几秒的影片,也要耗费庞大的时间来完成,而且过程复杂,剪接者的技术备受考量。

“必须确保‘目标人物’的脸与影片中主角的动作,是相配的,并且,拍摄画面也必须高清。”

他也说,之后必须透过分解画面来配置声音,在声音方面还要与影片中主角的动作和嘴形配合,过程十分繁杂,必须经过多方面配合和设计。 

“最耗时的莫过于调整光线,若‘目标人物’的脸与影片中主角存有光线的落差,将直接影响整个影片的视觉感,很容易就让人看到破绽。”

他也指出,在许多电影制作中,都会使用青屏(Green Screen)科技,来对人形物体进行移花接木,但是需要在精心设计及庞大的摄制团队下,方可完成制作,价格当然也不菲。 

他说,影片剪接与照片编辑,相较之下,影片剪接困难许多,因影片中物体都不是静止不动的,尤其是对人形的移花接木格外困难。

“人形的动作很多,若比例或角度不对,会导致整个画面相当不和谐。”

奥巴马吐糟特朗普是“笨蛋”的造假视频,是由乔丹比尔(右)以FakeApp制成的,旨在提醒民众有关AI换脸技术可被滥用制造假新闻的隐忧。
奥巴马吐糟特朗普是“笨蛋”的造假视频,是由乔丹比尔(右)以FakeApp制成的,旨在提醒民众有关AI换脸技术可被滥用制造假新闻的隐忧。

移花接木需良好剪接技术

剪辑师陈秋垣指出,AI智慧辨识技术出神入化,欲透过移花接木的技术,把别人的脸加在影片原本主角的脸上,并非不可能的事,但需要良好的剪接技术。 

他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早在去年,出现了一款非常方便的“影片换脸造假”软件,即“Deepfake”衍生出的“FakeApp”。

“FakeApp”透过应用程式的演算法,进行“换脸”技术。乍看之下就像目标对象真的参与了影片演出。

他指“FakeApp”可让人轻易将影片中的主角“换脸”,让一些没有技术背景、编写程式经验的人都能使用该技术。 

他说,“FakeApp”的基本概念就是要替“目标人物”和主角分别创造一个编码器和解码器,把两个人的脸部影响分别输入到不同的解码器中,编码器就会在众多影响中找到两张脸的共同点,就可开始替换影片里的人脸。

“假设我想把A的脸加到B的身上,就要把A的编码器结果输入到B的解码器,从B的解码器输出的影像,主角B的脸就会变成A。” 

他说,要使用“FakeApp”的技术进行“换脸”也并非易事,必须找到“目标人物”的大量影片来剪接,加上现场灯光、影片质素等因素,才不会轻易露出破绽,不然容易让人一眼就辨出真伪。 

他也表示,现时网络上最普遍的就是透过Photoshop、Adobe After Effect、Adobe Premier Pro等软件,来进行移花接木。

“若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让人无法分辨的效果,则需要精细的技术。”

Deepfake小知识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用户Deepfakes,利用业余时间搞出一个机器学习算法,主要的功效就是两个字:换脸。只要给这个AI一些照片,就能替视频中的主角换脸。

后来他的网名,就成了这个技术的代名词。这个开源系统发布之后,引发了轰动,也快速流行开来。很多人开始用这个技术,把色情片主角的脸换成自己喜欢的明星。

再后来,Deepfake进化成FakeApp,从此换脸的流程进一步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