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豆付展示海螃蟹笼(左)及沼泽螃蟹笼,指两种螃蟹捕获量都比过去大减。

(太平21日讯)疑是生态栖息环境受到破坏,马登和十八丁渔村的螃蟹捕获量与三年前相比,剧减约80%,螃蟹价格也上扬逾10%。

马登和十八丁辽阔的红树林沼泽区和浅海区域,曾是螃蟹的繁殖温床,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马登和十八丁两座毗邻的渔村,每日捕获的螃蟹总量高达三四千公斤。

随后,相信是螃蟹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以致不论是沼泽螃蟹(俗称黑螃蟹),或是生长在浅海的海螃蟹(俗称青螃蟹),数量都下滑,渔民推测与螃蟹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关。

海螃蟹也称为青螃蟹,生长在浅海。
海螃蟹也称为青螃蟹,生长在浅海。

马登渔民刘豆付(67岁)向《东方日报》表示,80年代时,当地渔民每日可捕获千余公斤的螃蟹,高峰期甚至高达2000公斤,而3年前则每日还有200多公斤,如今每日仅剩约70至80公斤,与3年前相比减少约70至80%。

“我拥有50年捕螃蟹经验,3年前仍能每天能捕获30余公斤,现在每天只能捕获10余公斤,捕获量减少50%。”

他表示,以前,捕蟹笼置于红树林沼泽区或浅海,每个笼都可捕获10多只螃蟹,现在只能二三只,有时一只难求。

“由于螃蟹量剧减,导致捕螃蟹的渔民与3年前相比,大减约50%,他们因收入欠佳,纷纷改捕其他海产,或投入其他渔业相关行业。”

沼泽螃蟹也称为黑螃蟹,生长在红树林沼泽区。
沼泽螃蟹也称为黑螃蟹,生长在红树林沼泽区。

促寻螃蟹量锐减原因

他说,当地渔民都认为,是螃蟹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才导致螃蟹量逐年下降,因此吁请霹雳州渔业局、海产保育团体或大学研究等单位,深入研究螃蟹量锐减的原因,寻找对策解决问题。

此外,他也透露,螃蟹量少自然推高价格,目前大螃蟹每公斤批发价约52公斤、中螃蟹约35令吉,以及小螃蟹约20令吉。

十八丁海上海鲜餐馆东主王清煌则说,其海鲜餐馆在三四年之前,每日可从渔民处收购70至80公斤的螃蟹,除供自家海鲜餐馆煮炒,也有货源转售予槟城一带的海鲜餐馆。

“如今,我们每天只能收购到10余公斤的螃蟹,只能自供自给,没有货源再转售,所以餐馆炒螃蟹菜肴也因螃蟹价格上涨而略涨一些。”
 
另外,十八丁海产销售商王景新透露,十八丁的螃蟹捕获总量,目前每日仅约40至50公斤,3年前每日有400至500公斤,剧减约90%。

他感叹,过去十八丁的螃蟹能外销至槟城和怡保,现在只能供应本村市场。

他说,螃蟹量大减也造成价格涨约10%,目前大螃蟹每公斤市场零售价约60令吉、中螃蟹40余令吉,以及小螃蟹20馀令吉。

无法培育软壳蟹

螃蟹量大减,软壳蟹也缺乏足够的螃蟹,作为培殖软壳蟹用途,连带市面上的软壳蟹数量大减,成为稀有海产。

马登软壳蟹养殖商周文椿告诉《东方日报》,该公司在三四年前,每日供应市场数百公斤的软壳蟹,现在每日只能供应40公斤。

他告知,业者要获得软壳蟹,首先必须收购小螃蟹,再将螃蟹养在池里,待螃蟹褪壳,全身软绵绵之际,及时将螃蟹冷冻,形成软壳蟹。

“渔民螃蟹捕获量少,使我们没有足够的螃蟹培育成软壳蟹,不得不缩小软壳蟹的养殖规模。”

他说,随著市面上的软壳蟹大减,价格已从每公斤30余令吉,涨至40令吉,而软壳蟹则普遍上作为海鲜餐馆和日本餐馆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