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辇7日讯)瓜拉古楼港内海上网箱养殖场以养金目鲈闻名,但疫情严重冲击金目鲈的销路与价格,迄今已导致约8家养殖场结束营业,海上养殖金目鲈被形容为夕阳行业。
瓜拉古楼村民在1980年代末期投入海上网箱养殖业,因处于瓜拉古楼河下游,水质属于半淡咸水,非常适合养殖金目鲈(也称石甲鱼),当地金目鲈养殖场就占约70至80%。
由于肉质细嫩肥美,当地金目鲈销售至全马各地,惟疫情严重打击酒楼及海鲜餐馆等的生意,连带金目鲈的销售渠道也随之萎缩。
吉辇渔民协会主席陈雄彪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疫情已肆虐1年3个月,打击酒楼与海鲜餐馆的生意,尤其是行管令期间禁止堂食,国内不少酒楼与餐馆暂停营业,甚至倒闭。
他表示,海产养殖业与海鲜餐馆是命运共同体,唇亡齿寒,连带海产养殖业面对销售渠道大为萎缩的困境,销路大跌逾50%。
他说,瓜拉古楼的金目鲈主要销路是酒楼与餐馆、供人垂钓的钓鱼场,以及由中间人出口至泰国,如今这些销售渠道都受影响,而巴刹的销路又有限。
同时,他指疫情中更加凸显内陆池塘金目鲈养殖业所带来的竞争。
“以前价格好的时候,即使面对内陆池塘引海水养殖金目鲈业的竞争,海上养殖仍可以生存,惟在疫情下倍显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
基于种种不利因素,陈雄彪指出,金目鲈的价格已经从疫情之前的每公斤17至20令吉,下跌至目前约每公斤12令吉,早前一度跌至每公斤9令吉多。
他透露,一条1公斤的金目鲈,饲料成本约11令吉,再加上工人等开销,成本更高,当每公斤售价介于9至12令吉,业者将面对亏损或无利可图局面。
因此,他指自去年3月18日至今为止,瓜拉古楼港内逾30家海上养殖场中,已有七八家养殖场黯然结束营业,其馀在苦苦支撑,或缩小养殖规模,使金目鲈养殖业成为夕阳行业。
探讨饲养其他鱼种寻求突围
吉辇渔民协会主席陈雄彪指出,基于金目鲈的销路在疫情下蒙受重创,现在是时候探讨饲养其他种类的鱼寻求突围。
他说,瓜拉古楼港内海上养殖业已元气大伤,业者莫不期盼疫情早日消失,如果疫情再没有显著改善,1年半后瓜拉古楼大部分的海上养殖业将会收盘!
他指业者是时候探讨在疫情中的生存之道,包括探讨饲养其他种类的鱼,以杀出疫情重围,不过,他坦承要改养其他种类的鱼并不容易。
虽然在疫情当中,红鱼和红鰽鱼仍可以出口至新加坡,业者还有利可图,但红鱼不适合养在河口,而适宜养在距离内陆2海里外,海水咸度较高的海域。
“但业者现有网箱都很陈旧,不适宜移往外海,若重新投资需要很多资金。”
他补充,目前,业者也有养一些石斑与龙虎斑,但这些鱼的价格在疫情中同样下跌,例如龙虎斑价格在疫情前每公斤40多令吉,现在才30令吉左右。
鉴于此,他坦言转型饲养其他的鱼并不容易,需要加以探讨,同时,他希望政府能豁免海上养殖场每年的地税,减经业者的负担。
销量剧降50% 鱼卖不出增饲料成本
海上网箱养鱼业者林珠来告知,目前金目鲈的销量剧降50%,无法卖出的鱼只能继续留养在养殖场,增添饲料成本,以及鱼只死亡的风险。
他说,早一阵子,70%的海产都可出售,但在全面封锁行动管制令后,下跌至只有50%。
他补充,价格方面,去年行管令时期曾跌至每公斤10令吉,后来反弹,如今全面封锁行管令使价格又受挫,跌至每公斤约13令吉,接下来恐怕还会再下滑。
“目前只盼疫情早日改善,以便酒楼和海鲜餐馆能被允许堂食,以便增加海产的销路。”
他说,在金目鲈滞销后,每日仍得以小鱼或鱼头为饲料喂食,而且,天有不测风云,万一鱼只因某些因素死亡,就蒙受更大的亏损。
“我目前只是苦撑,如果疫情再拖个一年,至少60%的业者将撑不下去。”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