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别于一般的长形茄子,果实近圆形,带有光泽及果肉洁白致密的圆形茄子,虽然市场较为少见,但受欢迎程度毫不逊色。

永平一名年轻农夫利用椰丝当成堆肥种植圆茄,加上滴灌技术,在气温适宜及肥料充足的情况下,成功培育出饱满鲜紫色、可爱小巧的圆茄。

茄子适合生长在热带平原地段,阳光充足的地区,因茄子本身就是十分喜欢阳光的农作物,我国的地理环境提供茄子优异的生长条件。

带有浅紫色果皮的圆茄子与长茄子的口感有别,圆茄的口感吃起来较硬,至于外形方面,圆茄的植株高大,果实偏向圆球、扁球或椭圆球形,长茄的果实则呈现细长棒状。

永平新港路丰隆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势超(27岁)5年前开始种植圆茄,目前已进入大规模生产圆茄的阶段,圆茄园总面积约有10英亩,园内也有种植其他农作物,如辣椒、苦瓜、黄瓜、羊角豆、菜豆及叶菜类等。

圆茄生长至成熟时期需2个月的时间,成熟期的圆茄呈现出棒圆形及深紫色的状态。
圆茄生长至成熟时期需2个月的时间,成熟期的圆茄呈现出棒圆形及深紫色的状态。

黄势超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透露,据他多年的务农经验,长茄子和圆茄子的外形虽长得不一样,但是营养价值还是差不多,只是长茄子较为多人种植,所以较为常见。

“我是利用椰丝当成堆肥种植圆茄,加上滴灌技术,提供农作物更加全面的营养,只要让圆茄在气温适宜及肥料充足的情况下,植株就会更为繁茂,结出饱满鲜紫色的果实。”

他指出,与长茄比较,圆茄较抗病,圆茄的根较为强韧,惟种植圆茄还是会担心受到害虫的危害,如蛀果虫、白蛾及蓟马。

“通常雨季会导致圆茄的产量减少,由于我们是利用温室培育,雨季来临也不用过于担忧会导致圆茄的产量受影响。”

他进一步透露,圆茄的成长经历需经过几个阶段,初期需进行培苗、移植、生长期及修枝打叶。

“修枝打叶是为了让圆茄所生长出来的叶子较为整齐,增加光照,让果实及叶子著色漂亮。”

黄势超说,通常圆茄从幼苗至采收期约需2个多月的时间,饱满鲜紫色的果实在成熟采收后,就能让顾客带回家大快朵颐。圆茄与长茄子相比起来口感较硬,适合炒或炖,由于不容易炖烂,因此受到巫裔及印裔的喜爱。

黄势超检查幼苗阶段的圆茄。
黄势超检查幼苗阶段的圆茄。

营养价值在皮里

他说,因为圆茄子硬一点,长茄子软一点,长茄子就更适合蒸著吃或者拌著吃。他建议吃茄子尽量不要去皮,因茄子的营养价值就在皮里。

“目前长茄及圆茄的市场价相差不远,长茄一公斤的市场价大概是6令吉至7令吉,圆茄则是一公斤5令吉至6令吉,目前的销售地点除了柔州、马六甲及吉隆坡外,也销售到新加坡。”

椰丝取代泥土种植 丰产及省成本

黄势超以椰丝及椰粉进行堆肥作业,并用为基质种植法来栽种圆茄。

他表示,以椰丝取代泥土种植,其养分和供应所特调的营养液能满足各个农作物的生长,以达到丰产,以及节省成本的效应。

“凡是不完全使用自然土壤的农业都可以叫做无土农业,目前的无土栽培法能用在多数的蔬菜栽培。”

他说,椰丝为基质培育法能克服土地上连续栽种,对植物造成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水分和养分,使得农产品产量高、品质好及污染少。

他也使用叶面肥,喷施于农作物的叶片表面,由叶片吸收,将养分输送到农作物体内各部分。“其实农作物除了通过根系吸收养分外,叶片也能吸收养分。”

黄势超以椰丝及椰粉作为堆肥,渐而取代传统的泥土种植法。
黄势超以椰丝及椰粉作为堆肥,渐而取代传统的泥土种植法。

滴灌技术稳定产量品质

黄势超透过滴灌技术实现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将一定数量的水和肥料一滴一滴地输送到植物根部的灌溉方法,显著地稳定圆茄的产量和提高品质。

“滴灌技术为种植者提供了一种可准确控制的灌溉与施肥模式,保证农作物的水分与养分需要,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黄势超以半自动化方式,透过滴灌技术进行施肥及浇水的工作,一天分成4至5次来启动滴灌模式,让农作物少量多餐,维持均衡的养分吸收。

他说,滴灌技术降低肥料、养分和水的损失,甚至减少杂草生长,因此不需要动用到除草剂,这样一来能制造一个健康的农业环境。

除此之外,他也坦言,滴灌技术在初始的投资成本巨大,滴灌经验不丰富的灌溉者很难正确掌控用水量,因此,需有专业知识及经验才能掌控好滴灌技术。

“滴灌灌溉特别适用于急性缺水地区,在一些缺水国家的农耕区,使用滴灌技术让毫无生机的浩瀚沙海长出了品种繁多的蔬果,在沙漠地上创造出农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