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

人生关于离别的事,不断重演,就像堕入某种循环。所以有人会说,人生不过是不断地离别,离别他人,与他人离别。到底是谁离开谁,又是谁留下,是否离别就代表著不再相遇?我们大致都从很多人的世界路过,又前往下一座孤岛。

近来有位同事调组,起初获知消息,内心惊讶,后竟有种不舍之感。我们并非熟稔,更多的是前辈与后辈关系,有时也像朋友。离别当天,内心也算平稳,就像日常一般,但放工后驱车返家,途中细想当中不算多的交集回忆,竟也令我流露出一股难过的情绪,尔后也逐渐平复。

我发现,人其实一生中都在不同的情绪中活动,我们的生活时而喜怒哀乐,时而勤奋懒惰,时而发楞专注,时而随和严谨等等。但关于难过的情绪则相对较少,要说原因的话,可能是我们已经学会不为很多事情轻易难过,或是徘徊于难过。

一般来说,一天中或许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我们值得开心,但难过伤心的事也可能一个月也遇不上。易言之,开心的事总比伤心的事更常遇见。要说生活中的困难,所给予我们的更多是烦恼与纠结,有时可能连伤心沾不上边。而离别这件事,也未必一定与难过挂钩。至少我觉得,与相熟的友人离别,更多的是不舍,因为深信来日必能相见,就像未卜先知般断定。

若说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想来也是不无道理,每个人都是插肩而过的过客,就算是夫妻能白头偕老,死亡也会令两人分开。离别可说是一种常态,在世上每个角落不断上演,乐此不疲。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而我从中学习到的是珍惜与安稳。善后离别的态度,离别的同时也留下了回忆,或好或坏都是专属于两人的,兴许直到两人都不存在世上,这些不被记录的“遗产”也将随尘土飘扬,流转于天地间沉默不语。

对于离别,要做到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境界固然难,毕竟离别并非什么凄美的事,但也无须过早就认定从此相忘于江湖,不再相见。难过也不过一时,我们无法强留什么,用沉溺于悲伤不舍的情绪来捆绑自己,只会令自己原地踏步。

如果拒绝离别的发生,也意味著拒绝邂逅新的过客。更严重,或将身边的人都推出城外,一把将自己的关进围城之中,自以为不必活在担忧身边的人与己离别的处境,俨然令人感到悲哀。保持心态平静安适,就能“业也无风雨也无晴”了。到底我今天路过了谁,谁又丢失了我?

张兼荣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