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严重影响气候变化,尤其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地球表面平均温度自十九世纪中期起就逐渐上,根据联合国数据显示,过去100年来,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大约升高0.74℃,全球变暖,地球气候也随之发生变化。
联合国关于气候变化的报告指出,温度升高已加速了水文循环,带来不利变化,产生更多降水,特别是倾盆大雨,同时可能改变风向分布和风暴路径,预计热带气旋的强度将增加,提高最大风速且增大雨量。
今年10月发布的《2017年亚太区天灾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天灾的风险,令亚太区内发生的天灾有增无减,对生命构成更大威胁的热浪、比过往更严重的水灾和旱灾,现时亚太区居民受到天灾影响的风险,已是其他地区的5倍,未来可能会更加严重。
相对于四季国家,我国的气候变化不大,不过近年来大马人开始切身感受到天气反常,尤其是大热天大雨天不断。在来看看水灾,由于季风关系,每年底都是我国多雨的时候,过去也经常发生水灾,现在则是水灾越来越严重,东海岸2014年12月遭遇45年最大水灾尚历历在目,2年后槟城遭“百年一遇”暴雨,24小时降雨量超过240毫米,超过平日一小时60毫米,雨量过多无法排出最终导致水灾。
气候变化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问题,也非一个国家就可力挽,当极端天气越来越频密出现,中央到州政府所能做的工作就是设法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通过完善应灾机制,天气警报传达、规划发展、提升排水系统、灾后修复等,这些工作需长时间连贯性进行,勿大雨来袭时才匆匆忙忙采取行动。
在灾情防范方面,气象局、灾难委员会、州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通报和配合机制应该更为系统化,气象局在预报方面应做出更为精准判断和迅速通报,好让相关部门尽快安排军警协助疏散黑区的居民,而州政府方面也可预先安排救助中心,让居民有地可避灾。
在几乎“人手一机”的今天,气象局可考虑与通讯公司合作,在特殊天气时发送短信给用户,毕竟我们能经常收到商品折扣,食物优惠的短信,既然能吸引民众去消费,那么是否也能警惕民众恶劣天气,或告知最靠近的避灾中心。
相对周边国家,马来西亚遭受的天灾考验非常少,在教育人民应对自然灾害方面也相对缺乏,如今全球气候剧烈变化,教育部和学校本身应该培养学生预防灾难的知识,天灾来临时的自救方法,以及灾后卫生。
全球都面临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灾害加剧危机,今次槟城大水灾敲响我国在气候日趋反复无常下的应灾机制警钟,天灾超出人类掌控范围,人祸却是可以避免,很多时候天灾处理不好就会演变成人祸,政策制定者是时候思索如何应对未来可能更频密出现的极端天气。
【请继续支持我们,推荐下载东方日报APP】
Google Play:https://odn.my/android
HUAWEI AppGallery:https://odn.my/app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