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契机,才会让人在忙盲茫的日常中,想起今年正何夕?

日理万机的大老板,有秘书提醒;一般打工仔,有忧郁的开工日报忧,欢喜的休假前夕报喜。一般如我们,似乎都被工作的节奏拉扯推挤前进。

今年不少中老年家庭主妇无法在2017年结束前,买到2018年的手撕日历,原因是商家的日历订单已逐年减少,为了确保不亏损,今次意外少到比市场需求更低。

确实,电子日历盛行,在人手一机的年代,家庭式挂式日历往往挂到忘了日子,到了年尾还是厚厚的。

想起家家户户每天撕日历的年代,没有智能手机、电子日历主动提醒今天该做些什么,每天的日常之一,就是撕日历,由新一页日历,提醒你重要但又容易令人忘记的琐事。

虽然月历也有提醒年月的功能,但月历往往属于个人的,房间、办公室、学校,放著的正是体积较小更省空间的月历,记录较个人的事务。

家庭式手撕日历,在传统意义上俱有亲子联谊的效果,一家一本,那才是一家人的日历。

传统手撕日历不只是有得看阳历、农历的日期,还能预测每日宜忌事项、看每日吉神方位、今日胎神位置、生肖相冲、择日须知、二十四节气等。

手撕日历的博大精深,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蕴藏古人易经风水的经验,一家人的生老病死每个阶段,几乎都少不了它的参与。

全盘相信虽是迷信,但在没有谷歌、没有网络的年代,传统手撕日历就是今天该做什么的最好指引。大事如嫁娶、入学、动土、安葬,人们没有通胜,一定会有查日历,小至剪头发、立约、裁衣、出行等琐事,日历都会说明今天宜不宜。

所以,可以理解老一辈对手撕日历的眷恋,以及他们赶不及买新一年日历的失落感。

记得有个谜语,大约是这样子的:“什么东西岁数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小”,这就是手撕日历。在每天的撕纸声中,可以感到岁月一点点流逝。电子日历虽便利,但我们只能眼巴巴看岁月无声溜走,不能用手狠撕那糟糕的一天,或亲手掀开那令人雀跃的一页。更遗憾是,现在已渐少人体会每年渐薄的岁月,迎来的其实是下一本丰年。

今次手撕日历少有货源不足,证明当随手可得的日常突然消失,人会怅然若失,这时你会想起以前说不出的那些...那些需要她/他/它的原因。

科技的便利,是否让岁月更无声了呢?有天如果身体状况或环境条件不允许我们使用手机及网络,我们的生活是否变得什么也不是,包括我们的日子?不想刷屏刷到“白发沧桑,无梦期望”,希望走入互联网大时代至少有20年后,可以逐渐关心回日常生活中的实在,2018年珍惜不起眼的日常。

蔡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