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盟为来届大选推出马哈迪配搭旺阿兹莎的首相及副首相人选,不只引起敌对阵营如国阵及伊党的冷嘲热讽,在希盟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如雪州公正党及行动党一些领袖的不满,更不必说较早前国内17个公民组织及数百人联合发表的拒绝独裁领袖执政声明,要朝野拒绝提名纳吉及马哈迪为他们的首相人选。

马旺配是政治投机主义,还是民主权宜之针,是票房毒药还是灵丹,在还没经过大选的洗礼、时间的检验前,不同的人都可有不同的诠释与见解。

如对公民组织及人权份子而言,尽管马哈迪去年尾时为其过去的错误致歉,但缺乏诚意,也看不到转型的正义。反之,马哈迪过去22年执政期间,不管是1980年代的土著金融丑闻、1987年的茅草行动、1990年代国行炒外汇亏损丑闻等,可说劣迹昭著,本身已失去道德制高点,其又如何去领导体制的改革,捍卫民主、人权及社会正义等普世价值?

不过,对支持马旺配者而言,马哈迪目前是改朝换代及打造政冶两线制的最佳推手。来届大选,在非穆斯林、城市选民依然倾向希盟下,希盟若要攻破巫统的政治堡垒,就能迈向布城。

以2013年505大选为例,在野党联盟在选票总数上,取得52%的票数,首次打败国阵,但是基于选区划分不公,得票率无法反映议席的比例,使到巫统主导下的国阵依然执政。因此,在无法改变选委会偏颇的手段下,攻克巫统现有的选区,成了终结国阵执政王朝的关键。

所以,推举马哈迪任相,不只能消除马来社会对改朝换代的疑虑,也可牵动公务员、恳殖民及巫统内部不满当权派人士的选票,协助希盟完成迈向执政的最后一里路。

因此,希盟推出马旺配,相信绝不是缅怀马哈迪执政下的威权时代,反而是为从308至今已10年的反巫统威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寻找新的动力,开拓新的边疆,也是希盟内部政治博奕、妥协后的最好结果。

林建荣